时间:2022-10-08 11:30:35 | 浏览:384
作为神农炎帝故里,高平拥有着最为密集的神农炎帝文化密码。
目前,高平与神农炎帝有关的历史遗存数量庞大,以羊头山为中心的上党地区,分布着以“神农”命名的老地名不胜枚举,并存以炎帝陵为中心的羊头山神农上庙、炎帝陵五谷庙、炎帝行宫、团西村炎帝寝宫、炎帝中庙、炎帝高庙以及中村、赤祥村、西沙院村、邢村、三甲北村炎帝庙等庙宇院落35座。即便如此,近年来仍不断有新的发现。
羊头山
羊头山位于神农镇北,海拔1297米,因山巅有石状如羊头而得名,古来是泽州、潞州两郡的分界山,现为高平市、长治县、长子县三地的分界山,可谓“岭限二郡,麓跨三邑。”在羊头山上有大量炎帝活动的遗址遗迹。
位于羊头山西段山峰上的神农城遗址群就是炎帝与其部族活动的重要遗迹。神农城亦称羊头城、谷城,遗址下方是神农左、右二泉,左泉为白,右泉为青,相传是炎帝族灌田及饮水之处。二泉之侧有井,即神农井,传说是炎帝族天旱时开凿的古井。五谷畦又名井子坪,位于青白二泉南30米的一片空地,约有三五亩地,传说是炎帝最早发现并开始培育五谷的地方。祭天台遗址,在羊头山顶和秦高岭之间的山凹处,传说是炎帝祭天的地方,是炎帝在羊头山活动最原始的遗迹。
羊头山上,还有大量祭祀炎帝的庙宇。炎帝高庙遗址位于神农城东,专为祭祀神农炎帝之所,现只留基址,其创建年代不详,从现存柱础、台基等唐宋遗物推测,说明至迟在唐时已有其庙。神农庙位于羊头山南麓,创建年代不详,至迟在唐时已有。2002年,经维修的神农庙成为羊头山祭祀炎帝神农氏的重要场所。庙内存有北齐羊头山五佛碑、唐代《泽州高平县羊头山清化寺碑》等大量有关炎帝的碑刻。
炎帝陵
炎帝陵位于庄里村,现存一墓冢,墓冢后有五谷庙,形成陵庙一体的古迹。
炎帝陵,俗称“皇坟”,传说炎帝因误食了一种有毒的“百足虫”,致使肠子烂断无救,死后即下葬于此,因此这块地方叫做“装殓”,意思即炎帝在此装殓安葬。此后,“装殓”便逐渐演变成庄里村。五谷庙建于陵墓后,专门用于祭祀炎帝。正殿脊刹上正面刻有“炎帝神农殿”,国内仅存的“炎帝陵”碑为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生员申道统所立。
每年的四月初八,炎帝陵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历朝历代也都会遣官员到炎帝陵致祭,并为陵墓内的万年灯添油。
2016年5月,经过近两年的修复,高平炎帝陵修复保护工程完工。其中,仿古建筑群总建筑面积7121平方米,文物遗址保护面积360平方米。
修复后的炎帝陵气势宏大,山门、功德殿、始祖殿、炎帝大殿沿中轴线布置,中轴线分置钟鼓亭、聚贤堂、关圣殿、颂德堂、医药堂、根源堂、碑亭、碑廊等。
炎帝行宫
炎帝行宫,亦名黄花观,位于故关村。其创建年代已不可考,明清时多有修葺。正殿门前竖立着一块明成化十一年的石碑记载“神农炎帝行宫磐基在故关里村前,肇基太古,无文考验”。
行宫相传是炎帝神农氏“遍陟群山,备尝庶草”时的出行休息之所,平日为三太子长住行宫,是一处重要的祭祀炎帝神农氏的庙宇。行宫建筑规模不大,现存建筑有正殿、东西耳殿、舞台、二房、圣贤殿、东大门钟楼等,为清代遗构。院内存青石香台,为清光绪年间所置。大门门首石匾上刻有“炎帝行宫”四字。行宫古朴典雅,正殿“西游记”木雕图案和雕花石础堪称雕刻之精品。
炎帝寝宫
团西村地势西高东低,炎帝寝宫就建在村西高处。庙内有戏台、正殿、后殿。正殿是炎帝殿,后殿谓之炎帝寝宫,是上党地区典型的“前堂后寝”式的建筑格局。正殿肇建较早,其柱础、石柱均为金元遗物,台基于明清时进行了维修,整个大殿包含了金至清的历史文化信息。其东西耳殿、东西配殿,分别祀奉玄帝、先蚕、高禖、关帝、马王、牛王等诸神。一庙多祀制,可满足百姓多种祭祀需求,在当地民间庙宇中有很多。炎帝寝宫内还存有国内唯一的神农炎帝夫妇的古壁画像。
炎帝中庙
高平祭祀炎帝的庙宇众多。由官方所建,规模较大的是炎帝上庙、炎帝中庙、炎帝下庙。上庙亦称高庙,建在羊头山顶,现仅存遗址;下庙建在高平市市区,已不存在;唯有建在中庙村的炎帝中庙保存完整,成为一处重要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古迹。
中庙村地处羊头山脚下。传说这里山明水秀,夏季凉爽,是炎帝常年处理公务之所。中庙建立于村西北的高处,建筑规模宏大,其创建年代已不可考,元明清各代均有修葺。其中轴线上分列为山门、太子殿、正殿。其中太子殿建于元代,是我国目前炎帝庙宇保存最早的古建筑。
古中庙现存碑碣十几块,从碑文中可知,中庙为皇帝敕建之庙,地位要高于一般的庙院,是年代最古老、声名远扬的炎帝文化遗存。
山西晚报记者 李吉毅
山水滋润着土地,养育着一方人,而文化则浸润心田,衍生出一个城市的气质。近年来,常山县紧贴时代需求和省市部署,实施文旅拓展行动,全力打造“宋诗之河”,努力建设宋韵文化传承典范县。如今,这里处处闪耀着文化之光,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文化盛景”图
2018-10-25 14:22 | 黄岩区政协文化宣传组蔡志敏 摄近日,台州市黄岩区政协举办第二届政协“和文化”研讨会,政协“和文化”研究会正式成立。这是该区不断深化探索政协“和文化”理论的又一举措。近年来,黄岩区深入做好“和文化”文章,
湖北当阳,一个存在感不那么强的县级市,在2000多年前,却是三国重地。战国时,秦始建当阳县,属南郡,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境内有号称“天下四绝”之一的佛教圣地玉泉寺和中国三大关庙之一的关陵庙,有闻名天下的长坂坡以及太子桥、当阳桥、锦屏山等三
8月25日,市电视台先后到我县文化馆、县官桥镇官桥村八组等地进行拍摄,录制“嘉鱼县创建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宣传片,用镜头记录嘉鱼老百姓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走进县文化馆,恰逢市民正在学唱嘉鱼地方特色曲目《江南有嘉鱼》,“江南有嘉鱼,
3月5日,市民反映在新飞大道北延工程的施工现场发现陶片碎片疑似文物。经市、区两级文旅部门现场勘察,疑似文物地点位于市政工程处正在施工的新飞大道北延工程项目内。经对现场收集的陶器残品进行鉴别,其具有明显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西周时期的年代特征
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五月底的牟平,清风带着暖意,蓝天白云,绿草如茵。在养马岛大桥入口附近,一幢连绵起伏的“山丘”形状建筑呼应在养马岛山海之间,给人以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与共之感。这个总投资约1.2亿元、总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的文
近日,江苏省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包括3个方面12条措施,旨在通过当前和长远结合,大力提升全省文化和旅游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文化和旅游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到2
新华社照片,深州(河北),2019年10月30日 (体育)(1)河北深州:小镇形意文化浓 10月30日,形意拳爱好者在深州市王家井镇窦王庄村演练形意拳。 2018年以来,河北省深州市凭借其深厚的形意拳历史文化积淀,建设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