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8 11:30:47 | 浏览:251
第四届海峡两岸同胞神农炎帝故里民间拜祖典礼
台湾产业园展厅
野川运动小镇
地标建筑长平公园鸟瞰
高平全景图
高平是神农炎帝故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七千年前,中华农耕文明的第一缕曙光在高平羊头山上点亮;两千年前,决定中华一统的巅峰对决长平之战在丹河谷地展开。新中国成立以来,高平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继续书写着改革发展的壮丽诗篇。70年春风化雨,70年砥砺奋进,高平人民与党同心同向,解放思想、奋力拼搏,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多点突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积贫积弱,到追求温饱,再到初步小康,决胜全面小康,一路走来不寻常。
1955年,成立米山联合保健站,开启了中国农村合作医疗之路;
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着改革开放,地方财政收入超过1000万元,以“疙瘩户”名扬三晋,跻身全省富县行列;
1993年,撤县建市,开启了高平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征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平民营经济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2007年,成为全省首批“义务教育标准化达标县(市)”;
2012年,上党梆子《西沟儿女》被评为山西省廉政教育优秀剧目;
2016年,举办首届“问祖炎帝寻根高平”海峡两岸神农炎帝文化旅游招商系列活动;
2017年,一大批改革试点任务步入全省第一方阵,入选首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
2018年,高平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晋城市首家获批“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站在历史的关口回望,高平实现了“四个历史性转变”: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局部改革向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相对封闭向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人民生活温饱不足向小康富裕的历史性转变。长平大地上的“最美劳动者”们,用他们的智慧和担当,向历史和时代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整体经济快速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炎帝故里谱写出崭新的发展篇章!
以产业升级发展为牵引 转型发展谱新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平坚定转型发展理念不动摇,全面加快转型发展步伐,在稳定煤炭基本面的同时,以台湾产业园、新能源新材料、生猪产业为主攻方向,着力打造三大非煤主导产业,以产业全面创优助推高质量转型发展。
开发区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阵地。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高端绿色装备制造、汽车轻量化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10亿元“高平启航”产业基金、3000万元工业发展专项资金、“12条”优惠政策、1442亩“熟地”助力企业发展,企业“拎包入区”成为现实,“台湾园”开园建设,晋台经济合作取得新成果。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成为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优营商环境。晋东南建筑产业现代化园区厂房建设及设备安装基本到位。晋丰年产6万吨三聚氰胺项目已与意大利欧技公司签订装置工艺包及专有设备合同,取得项目建设规划许可证。长征动力三元锂动力电池一期项目2GWH的设备考察、选型等已完成。海诺科技节能环保保温材料项目主要土建工程已完成80%,设备安装及配套工程已完成70%。农谷丹峰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华世中瑞高分子注浆材料项目推进迅速。
现代农业成为带动农村经济增长新引擎。加大产业扶持政策,积极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推动“生猪、蔬菜、黄梨、丝绸”四条产业链延伸集聚。持续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特色农产品走出山西、走向全国,金田农业香菇菌棒出口日韩、吉利尔潞绸远销欧洲、晋宝绿珍粉条卖到澳大利亚。今年1—6月,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
民营经济成为转型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点。举办清华、北大企业家培训班和创业创新大赛,激发了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全省最大县级金融服务机构长兴金融两年多来为130余家中小企业倒贷34亿元,有效地破解了民企资金难题。近两年来,民营经济增加值占比占据工业经济增加值的“半壁江山”。
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依托 全域旅游开新花
依托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深厚的人文积淀,提炼并用好“神农炎帝故里、长平之战发生地、中国古建博物馆、上党梆子之乡”四张文化名片,弘扬特色文化,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拉动了经济增长。
举办系列活动,传承炎帝文化。连续4年举办“问祖炎帝寻根高平”海峡两岸神农炎帝经贸文化旅游招商系列活动,为海峡两岸同胞文化交流搭建了新平台,为海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炎帝文化开辟了新渠道,增进了两岸文化认同,扩大了高平知名度。随着炎帝文化系列活动的持续举办,高平炎帝陵获得“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神农炎帝文化研究基地”三块国字招牌,成为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人文圣地和精神家园。
规划旅游景区,完善基础设施。先后建设、提升了炎帝陵、羊头山、大粮山、丹朱岭、清云寺5个A级景区、18个特色景点、3个工业旅游点、10余个乡村休闲旅游点、3个红色旅游点。52公里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高平段)全线铺开,串起了全市各旅游景点、特色村镇和美丽乡村,为发展全域旅游起到了串珠成链的推动作用。
推动融合发展,强化产业支撑。倾力打造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的“高平片区”,以“特色小镇+美丽乡村”规划,着力打造了炎帝文旅小镇、潞绸文化小镇、野川运动小镇、寺庄黄梨小镇、陈区艺术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为全面实施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涌现出了原村乡良户村、东城街道沟北村等一批各具特色、魅力十足的特色旅游景点。
发展文创产业,守护传统记忆。盘点上党梆子、潞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梳理剪纸、刺绣、泥塑等民间艺术,积极谋划文创产业发展的新路径。开办了古泫工美文创园,积极参加文化创意产品展示大赛,举办民俗文化节目展演和文创产品推介,推动民间艺术精品走好现代化、商品化的路子,促进了传统文化再发新枝,取得了更好的经济效益。
以实现民生改善为目标 城乡面貌展新颜
70年的发展历程中,高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加大民生领域投入,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深化民生事项改革,织牢民生保障之网,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节节攀升。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紧紧围绕中央“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2018年全市12个贫困村、8909名贫困人口顺利实现全部脱贫摘帽。
社会保障事业覆盖城乡。截至2018年,全市共有382362人参加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合率达到98%。
卫生事业取得长足进步。70年间,全市的医疗卫生机构增加到582个,卫生卫技人员增长12.7倍,床位数增长24.4倍,新农合参合率99%。率先建成“市人民医院+乡镇卫生院”的紧密型医疗集团,构建了“一站式”结算平台,有效地解决了“住院难、报销难、救助难”问题,被确定为“全省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示范县”。
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发展。截至2018年,全市共有中小学122所,“省级示范高中”高平一中屡创佳绩,清华、北大连续7年不断线,稳居晋城六县区第一,幼儿教师队伍建设试点经验在全省推广。
城乡建设步伐加快。绿化覆盖面积793公顷,公园面积124公顷,完成“三街一路”街景提升,实施市区背街小巷硬化亮化、老城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等工程,同心同力打赢创卫攻坚战。“5+3+N”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动,累计投入18.5亿元资金实施污水治理、清洁取暖等工程,热供排一体化、“厕所革命”火热推进。
交通运输路网四通八达。太焦城际高铁紧张修建,全市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户户通水泥路,“五个一”农村道路交通做法被作为样板在全省推广学习。153公里“四好农村路”建设推进有力,城乡“一元公交”工程方便了群众出行,拉近了城乡距离。
环保攻坚战场捷报频传。下大气力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部署15个方面41项具体清单,认真抓好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强化环保网格化监督,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大幅提升,从被罚款5700多万元扭转至累计获得奖励2200万元。丹河水从2018年起实现达标排放,“清凌凌的丹河水”再现高平、环绕城乡。
发展渐入佳境,宏图鼓舞人心。下一步,高平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将在省委省政府、晋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六创赶考、三年答卷”发展思路,瞄准“争当晋城头雁、走在全省前列、追赶全国百强”奋斗目标,奋力书写新时代高平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篇章!
本版图文由中共高平市委宣传部提供
在为期28天的对越自卫还击战当中,解放军打得最艰难,最激烈的一战,莫过于高平围歼战。此战,仅仅是负责从敌后包抄的南集团部队,一下子就出动了2个坦克团超过200辆坦克装甲车,一出手就直奔越南高平省纵深地带。战斗打得最激烈的时候,时任南集团总指
图为媒体记者合影留念(中国台湾网 叶春禄 摄)中国台湾网9月20日高平讯(记者 叶春禄)由山西省台办主办的以“中华文化寻根之旅”为主题,深化两岸青年交流合作、融合发展的“中华文化寻根之旅——走进高平感受炎帝文化”采风活动9月19日在山西高平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 原创稿举办党史学习教育暨迎“七一”专题党课。人民网: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起步之年。请问,结合党史学习教育,高平是如何引导全市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确保“十四五”开好
炎帝故里 奋进高平之改革创新“三维”发力拓新局——高平市蹄疾步稳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从越来越便捷的政务服务到越来越完善的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体系,从更有力度的产业扶持政策到更有温度的惠民政策,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成效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成果……近年来
炎帝故里 奋进高平之五彩农业“五彩”农业画卷新——高平市奋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高平,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羊头山下,神农炎帝在此点燃了中华农耕文明第一缕曙光。近年来,高平市坚定实施农业“特”“优”战略,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
“炎帝故里 奋进高平”系列报道之城市建设城市蝶变满目新——高平市奋力建设崇德向善和谐宜居文明之城高楼鳞次栉比,道路宽阔整洁,公园美丽宜人……春和景明,登高远眺,一幅天蓝、水清、地绿、宜居的美好画卷在长平大地徐徐展开,处处彰显着活力、释放着魅
来源:人民网高平是一方如织似锦的秀美山川。群山环抱、丹水穿城,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出门见绿、开窗见景,自然造化赋予了高平无限的诗情画意。“近年来,我们致力绿色发展,扎实推进‘五大行动、三年攻坚’,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生态环境
高平全景图高平,炎帝故里,华夏古邑,古称泫氏,旧名长平。雄踞太行之巅,背靠三晋腹地,面对千里中原,地理位置优越,人文气息浓厚,文化博大精深。她是华夏始祖神农炎帝的活动地、五谷之源农耕文明的起源地、千古一役长平之战的发生地、宗教交融古建遗珍的
太行山西南边缘有一座近50万人口的城市冶铸、戏剧、潞绸、黑陶、泥塑、剪纸、刺绣、根雕都是她亮眼的标签这里是神农炎帝故里乡这里是长平之战古战场这里是太行太岳革命老区这里是大美高平春秋时称泫氏战国时称长平北魏至今称高平高平 我们共同的家园
【开栏语】5月12日(己亥年农历四月初八),第四届海峡两岸神农炎帝民间拜祖典礼将在高平市炎帝陵广场举行。随着拜祖典礼日期的临近,与神农炎帝有关的话题成为人们热议和关注的焦点,让世人的目光再次聚焦至“炎帝故里”——高平。神农炎帝开天辟地、敢为
近日,从省农业农村厅传来消息,按照《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2022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经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三部门评审,我省高平市、万荣县、大同市云州区入选2022年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
晋城位于山西省东南部,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虽然经济实力较为不错,但人口却比较少,是山西省的一个人口小市。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晋城市常住人口为219.45万人,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减少84606人,人口数量在山西省11个地级市中排名第九。
晋城市是山西省南部地区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晋豫两省交界地区,其版图比较圆润,东部较尖,西部较平缓,呈鸡蛋的形状。晋城市区就建在太行山北麓的晋城盆地之中,周边群山环抱,全市幅员面积9490平方公里,下辖城区、泽州县、阳城县、沁水县、陵川县和高平
高平市人大常委会任免职名单(2019年3月17日高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高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决定任命:张 涛为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李福建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杨积才为市住房和城
来源:晋城新闻网本报讯 7月15日,高平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高平市医疗集团公开引进学科带头人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公告,公开引进学科带头人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27名。报名时间:7月16日9:00至7月23日24:00。报考者需下载并填写《高平市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