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8 11:36:29 | 浏览:496
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彰显民意,民生凝聚人心。2021年,背街小巷改造完成,断头路顺利通车,“五校五园”教育布局实现,集中供热通往家家户户……一桩桩实事惠及民生,幸福生活不断加码,高平交出的这份长长的民生实事账单,让幸福生活变得看得见,摸得着。
近年来,高平市始终坚持以百姓心为心,不断加大民生工作力度,狠抓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把群众期盼的事变成政府要干的事、干好的事,兜住民生底线、补齐民生短板、办好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市区古城路改造 背街小巷见初心
背街小巷见初心
“这条路我和老伴走了30多年,过去路面坑坑洼洼,夏天污水横流,冬天地冻路滑,现在改造提升了,道路宽敞,干净整洁。”提及居住环境的大变化,家住高平市区古城路的姬海生感受最深。
古城路是高平的老城区,0.7平方公里的空间内居住了约2000户居民。由于年久失修,路面坑洼不平,逢雨必涝、雨污难排、管线杂乱,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
2021年,高平市启动了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工程,对路面破损、下水管网老化、基础设施陈旧等影响居民生活的问题,下大气力逐一破解。姬海生所居住的古城路,成为最先动工改造的片区之一。
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里,就是要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去年,高平市背街小巷品质提升项目共涉及1.2平方公里区域,总投资6.6亿元。截至年底,已经完成了市区34条背街小巷品质提升、8.7公里雨污分流改造,拆除9.7万平米违建临建和2.5万平米围墙围挡。
小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和末梢神经,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品质。长期以来,建筑功能简单、基础设施老化等问题不仅是许多居民心中的痛点,也是城市治理的难点。因此,在改造提升背街小巷的同时,高平还下足绣花功夫,聚焦群众期盼,同步启动了友谊小区、政府小区等34个老旧小区的改造提升。
“改造了基础设施,改善了生活环境,真正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这份民生‘大礼包’,分量十足、诚意满满。”在红旗小学家属楼居住了几十年的居民尚保胜竖起了大拇指。
背街小巷,虽“背”且“小”,却是一座城市中最有烟火气的地方。老旧小区,虽“老”且“旧”,却承载着数万人的生活与梦想。硬化路面、雨污分流、拆违植绿……随着日渐改善的老街巷、旧小区,如同注入全新活力的城市肌理,连通了城市的历史与现实,让居住此间的人们,在追寻时尚的同时,转身即见老城新韵。
高标准规划建设“五校五园” 全面补齐教育发展短板
“五校五园”润童心
“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伴着朗朗的歌声,神农幼儿园里朝气蓬勃的孩子们正跟着老师一起唱歌跳舞。
“神农幼儿园建在了家门口,接送孩子很方便,也经常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共同陪伴孩子健康成长。”正在和孩子一起参加校园活动的家长牛佳倩笑着说道。
高平市委党校投入使用
神农幼儿园开园招生,是高平大力推进“五校五园”建设的又一成果。针对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等难题,高平市总投资14亿元,高标准规划建设“五校五园”,全面补齐全市教育发展短板,全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惠及了全市5万户家庭。目前,太华幼儿园、神农幼儿园、全省一流市委党校已经投入使用,特殊教育学校主体完工,“九年一贯制”的七中、八中主体完工,九中、十中加快推进。
“有学上”还要“上好学”。在天怡幼儿园户外游戏场,孩子们正在进行一场特殊的游戏,有的在滚筒上嬉戏,有的在沙池“开沟、挖河”,还有的在小树林里当起了小小厨师。教师李妹则在一旁负责守护孩子们的安全,并细心观察着他们在游戏中的表现。“在安吉游戏中,我们为孩子提供自然生态、可移动、可组合、可反复使用的材料,孩子们想玩什么、怎么玩、和谁玩都由自己决定,让他们在游戏中获得经验、形成想法、表达见解、发现潜能。”
高平是国家级“安吉游戏推广实验区 ”。近年来,依托这块金字招牌,高平将天怡幼儿园、丹河幼儿园、太华幼儿园3所市直幼儿园定为国家级实验园,通过引领示范带动,努力让每一所幼儿园、每一个孩子享受到均衡、普惠、优质的学前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从“上学难”,到“有学上”,再到“上好学”,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越来越多,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越来越广。教育真正成为带动高平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
气顺村净暖民心
2021年隆冬时节,天寒地冻。在高平市第三热源厂的锅炉房内,自动化的监控系统正常运行,燃气锅炉呼呼作响,正通过输热管道不断向外输出热能。
集中供热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一直以来,高平南部地区没有集中热源,供热不平衡不充分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高平启动了总投资8亿元,占地120亩的第三热源厂热电联产项目。2021年供暖季,第三热源厂顺利并网发电,范围覆盖高平经济技术开发区米山工业园区、高铁新区、米山镇和河西镇等200万平方米,全市城乡供暖面积增加至1295万平米。
“系统性”规划、“集中型”推动推进乡村改水、改厕、治污一体化项目
冬改暖,夏治污。这些天,米山镇南坡村村民夏红梅和村里人都挂心着村里生活污水治理PPP项目建设的最新进展。“三改项目完成,能帮助我们解决用水、用厕等生活难题,真是一个大好事。”
去年,高平采取“系统性”规划、“集中型”推动的总体思路,强势推进全市乡村改水、改厕、治污一体化项目。项目完成后,高平11个乡镇(街道)的77个村,都将实现污水集中收集、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循环利用,有效推进污水减量化、资源化和循环利用。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如今,高平近20万群众吃上了优质的张峰水,晋城重点工程丹河沿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20个村;改厕1万户,累计达到6.2万户、改造率74%。改造8.7公里市区雨污分流管网,完成城市一污提标改造,二污稳定运行,15个镇区生活污水处理厂(站)全覆盖,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标。(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
贵阳市南明区实施分级有序流动疫情防控以来,严格有序落实防控和解封措施。9月23日,记者在贵阳市南明区看到,市民佩戴口罩错峰外出,农贸市场、超市备货充足,步行街井然有序,昔日的生活节奏与烟火气息逐渐回归。作者:吴常琛宋朝晖编辑:李平平统筹:汪
淄博1月23日讯 民生连民心,民生连幸福。1月22日,博山区召开品质民生提升暨2022年重大民生实事项目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博山区2022年重大民生实事项目。2022年,博山区将继续聚焦品质民生,通过幼儿园改造提升、公共体育场所建设、长者食
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16日讯 16日,潍坊市寒亭区第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2022年,寒亭区民生事业怎么干?政府工作报告这样说!2022年,寒亭区将继续压缩一般性支出,提高财政民生支出,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把群众最需要、最关切的事情一件一件
2021年8月17日,位于人民路地道桥旁的“翠乐园”改造收尾。至此,复兴区2021年十五件民生实事之一“新建改造提升的5个城区街心游园”项目,“翠乐园”和孟仵桥头游园已建成,其余三个正在紧张施工,有望9月底全部建成。“翠乐园”占地6300平
5月16日,宝鸡市金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桑宝平、柏立新、周红丽一行12人来到石泉县考察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和代表工作。石泉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方贤超,副主任方隆菊、陈爱春陪同考察。考察组先后来到石泉县池河镇人大办公室、池河镇代表中心联络站、
11月4日上午,尧都区召开清理整顿存煤场所工作会议。尧都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薛向阳出席,区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会上,尧都区能源局负责人宣读了区清理整顿存煤场所工作方案。薛向阳强调,开展存煤场所清理整顿是立足大局推动的一项重要工作,事关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方竞,李少青近期对韦尔股份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2022年中报点评:消费电子业务短期承压,汽车半导体星辰大海》,本报告对韦尔股份给出买入评级,当前股价为107.75元。韦尔股份(603501)事件:韦尔股份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