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之战在战争史上并不起眼,为何却是五代十国重要的转折点?

时间:2022-10-08 11:42:34 | 浏览:247

公元907年,唐朝灭亡,从此拉开了五代十国战乱频繁的序幕。政治动乱礼乐崩坏的深渊里,有人纸醉金迷,有人穷则独善其身,也有人在这段离乱的没落时代中,留下一段段传奇的佳话。短暂的六年帝王生涯,世宗柴荣亲手打造了一个强盛的王朝,唐末至五代十国半个

公元907年,唐朝灭亡,从此拉开了五代十国战乱频繁的序幕。政治动乱礼乐崩坏的深渊里,有人纸醉金迷,有人穷则独善其身,也有人在这段离乱的没落时代中,留下一段段传奇的佳话。


短暂的六年帝王生涯,世宗柴荣亲手打造了一个强盛的王朝,唐末至五代十国半个多世纪的战乱,终于迎来了一缕终结的曙光。他的旷世情怀他的遗憾离世在中原大地上熠熠生辉,留下永不退色的底色。

后周世宗柴荣

一、初登皇位便有外敌入侵


显德元年,后周太祖病逝,郭威没有子嗣继承,养子晋王柴荣是郭威的外侄,是他钦定继承人,众臣拥立年轻的柴荣登上皇位,是为世宗皇帝。


皇位交接之际,北汉刘崇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向契丹乞师,刘崇自己则亲率三万大军,心腹勇将张元徽为先锋指挥使,大军从团柏南扑潞州。然而契丹内部发生内乱,无法像支持后晋石敬瑭那样竭尽全力配合北汉南侵后周,但依旧派出杨衮领一万余契丹精骑为援。刘崇的目的很明确,趁你病要你命,老对手郭威去世,这一次是灭周兴汉的最佳时机,对这次南侵刘崇抱有很强的信心。


刘崇是后汉刘知远的弟弟,与郭威同为后汉肱股之臣。郭威起兵灭汉,刘崇与郭威二者间隔着国仇家恨。北汉十二州之地毗邻契丹,乃是防御草原民族的战略要地,郭威多次欲亡北汉,二人交手多次,但刘崇垂死挣扎,又北军悍勇。刘崇为求自保投靠契丹。契丹强势干预,郭威虽多次打败刘崇,可北汉依然矗立在后周北方,如芒在背。

北汉骑兵

二、力排众议


面对强宿敌的入侵,年轻的皇帝决定御驾亲征。世宗这个决定,遭到了朝堂元老重臣的一致反对,尤以长乐老自居的宰相冯道为盛。


以冯道为首的保守派,认为北汉此次入侵无非是做做样子,威吓抢掠一番,刘崇更加不可能亲自带兵。况且,此时正是处于权利交接的政治敏感期,柴荣非郭威血亲,身无大功,禁军中士卒和将领气焰已骄,太祖郭威时就对朝廷给予的待遇不满,心生怨恨,私底下小动作不断。现在世宗继位,威望不足,贸然领军出征,难让众军将如臂指使,一旦军中哗变,阵前来个倒戈相向后果不堪设想。


世宗柴荣可不吃这一套,搬出唐太宗单骑赴渭水的典故反击。谁曾想冯道仗着自己资历深厚,冷冷讥讽“陛下比之唐太宗如何?”。世宗为之气结,又历数周汉两国的力量对比,北汉地瘠民贫,国力衰微,反观后周,地处中原,经济繁荣,地广人众,经过郭威一众君臣的励精图治,早已民富国强。北御汉军,不啻于“大山压累卵”。冯道老眼一翻,接着怼,“陛下比之大山又如何?”。气得世宗差点一刀砍了老头。


朝堂百官中唯有王溥支持世宗。

最终,世宗力排众议,下诏于三月十一日亲征北汉。


柴荣执意御驾亲征,自有他的考虑:


(一)后周与北汉的国力对比悬殊。刘崇汉军止三万余,另契丹援助的一万精骑。而后周仅仅禁军便高达十余万。北军虽然悍勇,单兵作战能力强于南军,但其中的精锐之师早已随石敬瑭、刘知远进入开封,最终演变成禁军,跟随刘崇的军队素质大不如从前。北汉地处北地,贫瘠之地,后周的国力正处于蒸蒸日上,高歌猛进中。


此消彼长,战争的天平是倾向于后周的。


(二)柴荣乃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养子,依照中国传统继承礼制,异姓继承者在礼制上天然存在不合理性,且柴荣身上没有尺寸之功,难以服众。柴荣执意出征,亟需建立起自己的威信,巩固在新朝的地位,更重要的是把禁军的军权抓在自己手里。


事实证明,柴荣的考虑是正确的,正是这次御驾亲征,使得他掌握了禁军军权和威望,也为日后整顿军制打下了基础。

精锐禁军

(三)宰相冯道等人建议世宗坐镇京师,派遣军将领军代柴荣出征,此为稳妥之法。这种老成持重的建议看似稳妥,却潜伏着极大的危机。精锐禁军远赴北地,势必导致中央军事力量处于一个空白期,一旦前线军情有变,难保陈桥驿兵变不会提前到来。


(四)北汉上下极度轻视年轻的后周世宗,刘崇于后汉时期和郭威共事,他的威望不在郭威之下,军事指挥能力首屈一指,虽尝败在郭威手上,其军事才能不可小觑。世宗登基时年仅三十三岁,刘崇敢于倾全国之力矢志灭了后周,压根没把世宗放在与他等同的位置。


尤其对阵之时在见识到周军阵容后,刘崇更是狂妄放言,早知如此仅凭三万汉军便能横扫南方,何须借助契丹的力量。此战刘崇不仅幻想平定后周,更进一步让契丹人心服。刘崇此话一出,北汉诸将“皆以为然”,可见汉军上下骄横之心肆行。

剽悍的契丹骑兵

兵法中曰“骄兵必败”,世宗正是利用北军上下轻视之心,誓要一举击溃北汉的狼子野心。


后周虽整体实力在北汉之上,但禁军中隐藏着非常大的隐患,冯道等人言之未必无理。这样的隐患要追溯到太祖郭威时期,他为了让柴荣顺利接班,早前,禁军便经过一系列清洗、调换,使得后周禁军来了一次大换血,无疑,郭威的做法为柴荣顺利继位扫清了障碍,但也无可避免的对军心造成不小的动摇。


纵观五代,武人于忠一字看得非常淡薄。战乱的年代,谁掌握军事力量,谁就有话语权,军队的重要性凌驾于法制之上,这也就造就了武人骄横的心理。郭威之时,禁军就已经有不少中级将领不满现状,这种情绪延续到世宗出征。这也是冯道等文臣担忧的地方,在五代这种卖主求荣常见的时代,满怀不满情绪的军队很容易演变一出兵变的闹剧。


事实上,冯道等人的顾虑也不完全没有道理,高平之战中,樊爱能、何徽二人为抵御汉军之中坚力量,却因为怯战保存实力不战而逃,差一点葬送了后周帝国。


强军压境,部下暗怀鬼胎,内忧外患双重压力下,世宗心里也是打着一面鼓。自古“祸兮福之所倚”,危机中往往潜伏着巨大的利益和机会。亲率大军北上,就近掌握北方强大王朝精锐地核心力量,固然冒着极大的风险,但也是世宗树立皇权威信,震慑骄兵悍将的绝佳时机。


三、高平之战世宗显神威


战略上藐视敌人,世宗在战术上非常的谨慎。他早已制定好详细的方案,兵分北、西、南三路,三路出击以分化北汉军兵力,世宗随南军亲征。


三月,北汉在梁候驿初战告捷,乘机进逼潞州,大军在高平南和后周军队遭遇。随即北军分三军,刘崇亲自坐镇中军,居中指挥,东为先锋张元徽,西为契丹杨衮骑兵。后周立即采取相应对策,也分三军布阵。白重赞、李重进将左军居西,樊爱能、何徽将右军居东,向训、史彦超将精骑居中,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领禁军护卫世宗左右。

两军对阵初,刘崇命东路军主将张元徽率千余精骑冲击樊爱能、何徽之右军,未几何,樊爱能、何徽二人阵前不战而逃,导致右军急速溃败,步兵方阵千余人解甲向汉军投降。


右军的溃败让本就不占多少优势的后周军瞬间落于劣势,北汉国主刘崇大喜甚至于阵前置酒,与近臣亲兵同乐。


危急关头,人们往往期待救世主的降临。千钧一发之际,世宗亲自带领亲兵来到一线督战,快速稳定溃败的军心,并数次将五十精骑冲击北军中军。


金盔金甲,槊锋寒芒,跃马刺敌军于阵前,世宗英勇无畏的英姿极大地鼓舞了南军的士气军心,一批年轻军官在这次战斗中脱颖而出:赵匡胤对手下军校大呼,“主上甘冒矢石,我们作为属下的还能惜命吗?”说完率领部下英勇作战;另一位将军马仁瑀跃马引弓,毙敌数十人,北军气势为之一顿。主将悍不畏死,后周将士们大受鼓舞皆以一当百,奋勇上前,很快后周军的劣势被扳了回来。

赵匡胤

反观北汉,悍将张元徽冲击右军时匹马单枪杀入重围,结果马匹倒地,被后周士兵一拥而上,乱刀砍死。


张元徽的死对汉军的军心造成极大的影响,后周军士气却高昂,此消彼长下,汉军一败涂地,四散逃去。国主刘崇亲自挥动赤色旗帜意图鼓舞军心,仍旧于事无补。后周军一路追杀至高平,斩首无数,沿途汉军丢弃的军械、粮食物资数不胜数,被杀死的士兵尸体堆满山谷,刘崇仅率百骑逃亡北方。


盟友契丹杨衮军见汉军溃败,后周军锋芒毕露,不敢应战,领军退去。

北汉溃败

高平之战规模和持续的时间在战争史中不是非常着眼,但产生的持续性和延展性的意义却是非常深远,尤其对柴荣以及北宋的建立和统一北方意义非常的重大。


1、挫败北汉军的侵犯,使得北方边境两国关系很长时间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北方威胁解除,给了世宗时间和空间,腾出手对内改革军政,对外拓展版图,向淮南一带扩张领土,将国境线一直推到长江,苏杭等富裕之地尽付周军之手。此外后周强大军事力量大大地震慑了契丹,契丹畏周兵之强,不敢进攻。并且杨衮不战而退,也让北汉和契丹这对合作伙伴牢固的情谊裂开一条深深的沟壑。


2、柴荣在高平之战中的表现可以说是可圈可点,右军溃败投降后,周军一度处于劣势。世宗亲自率领亲兵甘冒矢石,于阵前督战。甚至带着五十精锐冲击北汉军。这样的举动极大地鼓舞了后周军的士气,在底层士兵中种下了一颗敬畏之心。而正是皇帝英武的表现,世宗在军中快速的树立起自己的威信,牢牢的将禁军力量掌握在自己手中。


3、高平之战后,柴荣挟大胜之威以犁庭扫穴之风想一鼓作气平定北汉,但却因为军粮准备不足,敌人城高池深,在太原城下吃瘪,无功而返。这一场挫折让年轻的皇帝褪去青涩变得的更加沉稳成熟。此后变革军政,选练精兵,疏通汴河,出兵南征占领淮南,至此,京师开封联通南北,政令通达,军事反应迅速,粮草钱粮源源不绝的从南方运到北方,支持旷日许久的统一战争。这一系列辉煌的成就,为后来北宋统一全国结束五代十国战乱奠定了坚实地基础。


“自古美人与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也许是柴荣来到人间的使命已经达成,到了该回去的时间。

显德六年,世宗亲率大军北伐幽燕,后周数万大军攻入契丹腹地,在准备攻取幽州城时突患重病,只得回师开封。


公元959年六月十九日,世宗于开封万岁殿病逝,终年39岁。

参考资料

《高平之战与赵匡胤的崛起》 范学辉

《后周高平之战述论》曾国富

相关资讯

同样穿插70公里,为何飞兵三所里15个小时,突击高平59个小时?

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写到:“歼灭战和集中优势兵力、采取包围迂回战术,同一意义,没有后者,就没有前者。”毛主席明确指出,歼灭战是作战方针,也是进攻作战的目的;集中优势兵力是贯彻这一作战方针,实现进攻作战目的的物质基础;实现

高平市:念好“五字诀”开创新局面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要学好用好‘狠抓落实十项要求’这个方法论和金钥匙,把狠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抓落实的思路,完善抓落实的举措,提高抓落实的效能,扎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为高平加快转型蹚新路、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

“丧尸药”再现!山西高平警方利剑斩毒,缴毒近5公斤

来源:中国禁毒近日,山西晋城高平市公安局对外披露,该局成功破获一起贩卖毒品团伙案,抓获犯罪团伙成员6人,缴获毒品4952.52克,其中甲卡西酮(又称“浴盐”“丧尸药”)4495.79克、海洛因260.79克、咖啡因195.94克,收缴毒资9

高平市举行重阳节“复聪行动”启动仪式

岁岁重阳喜,九九丹桂香。10月4日上午,高平市在长平广场举行重阳节“复聪行动”启动仪式。此次活动既是市委、市政府关心关爱老年人的重要体现,也是高平市乘势而上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具体行动。市长徐浩出席仪式并为首批听障老年人代表佩戴助听器,副

山西高平:传承与创新让珐华技艺成为“金字招牌”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 原创稿艺术馆内布展精巧别致,一件件珐华器令人赏心悦目。艺术馆外绿荫碧水相连,一处处景致令人心生美感。“太漂亮了,太不可思议了。”“早就听闻高平珐华器是山西三宝之首,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5月19日,在第六届(辛丑

胡晓刚:大美高平寻根盛会等你来赴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 原创稿人民网北京4月30日电(桑莉媛)4月29日,第六届(辛丑年)海峡两岸神农炎帝经贸文化旅游招商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上,高平市委书记胡晓刚用“古韵长平、活力新城、锦绣高平、康养福地”四组关键词推介“炎帝故里、大美高平

山西省高平市概况

高平市,隶属于山西省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 泽州盆地北端, 太行山西南边缘, 地理坐标东经112°40"——113°10"、北纬35°40"——36°0",东与 陵川县接壤,西与 沁水县为邻,南与 泽州县毗连,北与 长治县、 长子县相接

高平:解放思想换道抢跑转型发展矢志前行

“三个一批”爱驰汽车甲醇重整制氢燃料电池项目开工奠基。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塔吊林立。海诺玻璃微珠引领行业发展。全省首家炼焦企业5G大数据中心在兴高能源投入运行。“六个一”县域集成改革有序推进。建设台湾产业园,合作打造生物科技产业。生猪养

​​山西高平: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一座年轻而蓬勃的城市

山西高平,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一座年轻而蓬勃的城市。五千年上古史诗,这里是神话的故乡“神农尝草”、“精卫填海”、“后羿射日”、“仓颉造字”四个上古神话均发生在这块古老的土地。神农炎帝在这里尝百草、种五谷,中华农耕文明的第一缕曙光在羊头山上

高平公示16名拟任职干部

微信广告合作/13903568008、13663561666中共高平市委组织部公示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现对市委研究拟任职干部予以公示。郭红宁,男,现任新庄煤矿党总支副书记、纪检委员,拟任山西科兴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副职。1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妈妈知道运动品牌大全温哥华旅游攻略免费算命网KFC肯德基优惠网宜春今日新闻网牛蛙养殖网老庙黄金首饰埃隆马斯克粉丝网蒋依依影迷网华友钴业A股黄骨鱼养殖南方航空股票宾利跑车网生物科技网迪拜旅游网
今日晋城新闻网-晋城市历史悠久,两万年前便留下高都、塔水河、下川等人类遗址。东晋置郡,北魏置州,清置府,是一座千年古城。是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禹凿石门、商汤筹雨等神话发源地,诞生了刘羲叟、李俊民、张慎言、王国光、陈廷敬等名人。现有国家重点文保单位包括冶底岱庙、青莲寺、开化寺、程颢书院、柳氏民居、湘峪古堡、天官王府、皇城相府、长平之战遗址、羊头山石窟、中华名山析城山、太行至尊王莽岭等众多名胜古迹和自然遗产。晋城市是国际花园城市、中国花鸦动画之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黄河流域魅力城市。
今日晋城 88226.cn©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