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8 11:48:43 | 浏览:817
今年以来,高平市抢抓“全域旅游”和“高铁时代”重大机遇,坚持把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环线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头号工程来抓,坚持“路、景、村、业”系统化谋划、项目化实施、专班化推进,将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打造成风景独特的旅游路、环境优美的生态路、乡村振兴的致富路。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高平段共有52公里,涉及高平市7个乡镇(办事处)50个村庄。高平市坚持把旅游公路建设与“造”风景、“种”文化、“提”功能有机结合起来,聚焦打造“五大配套系统”,融入黄梨文化、炎帝文化、长平文化、贡梨文化“四大特色文化”,着力提升旅游公路“颜值”和“功能”,打造功能完善、设施齐全、路景交融、宜行宜游的最美炎帝故里风景道。
补齐短板强基建
“以前三天来一次水。自水网改造以后,24小时一直有水。我专门买了一台洗衣机,可以随时洗衣服了。”在建宁乡苏庄村,村民赵广梅正在洗衣服,看着家里用水的新变化,她高兴地说。
从“供得上”到“供得好”,从“能受益”到“长受益”,城乡供水一体化提升改造工程,确保人民群众共享供排水一体化治理成效,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近年来,高平市以乡村规划为龙头,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整合各方力量,集中优势资源,不断完善路、水、电、气、暖、厕等配套基础设施,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2021年,高平市加快推进全市乡村改水、改厕、改污一体化治理,从根本上改善沿线乡村水质,实现农村用水统一收集、达标排放、循环利用。据了解,“三改”一体化治理项目投资5.45亿元,共涉及北城、米山、三甲、寺庄、野川等11个乡镇(街道)的77个村。项目建成后,可将各村污水进行集中收集处理,有效推进污水减量化、资源化和循环利用,全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提高村民生活品质。
晋城市生态环境局高平分局副局长原宇翔表示,下一步,高平市将进一步加强“三改”同步、“三改”统筹领导,充分发挥镇村专班作用,全力保障顺利施工,真正将惠民工程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环境整治绘底色
走进北城街街道许庄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忙碌的施工景象。大型机械、工人正在对村庄主要街道的管线实施入地改造工程,消除道路上空的“蜘蛛网”,全力提升村庄整体形象。
村民许素文是临街住户,管线改造给他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不便,但他表示很理解:“管线改造对许庄的发展、环境整治有很大好处,我们老百姓积极支持。”
无独有偶,在另一处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沿线村庄寺庄镇西阳村,环境卫生整治成效显著,赢得村民纷纷点赞。“我们村配备有专门的垃圾清运车辆和保洁员,每天定时定点打扫卫生,实现了垃圾日产日清,减少了环境污染。”寺庄镇西阳村党支部书记王建国说道。
近年来,高平市聚焦农村环境整治,全力提升示范带沿线整体形象。截至目前,高平市累计完成农村厕所改造6.1万座,普及率达到72%;农村清洁取暖达到7万户,覆盖率70%;清理积存垃圾11万吨,整治“六乱”3万余处,绿化美化55.6万平米;完成30个村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14个乡镇垃圾中转站与城市垃圾中转站一并管理,运行良好,实现全市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全覆盖。
另外,按照全面推进、示范先行的思路,高平市选择基础条件较好、便于连片打造的村作为示范,发挥引领作用,根据先行示范类、重点推进类、提档升级类分类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和施工计划,一村一策,专班推进,加快实施“5+3+N”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持续优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擦亮美丽乡村底色。
特色引领促振兴
金秋十月,正是挖红薯的好时节。在北城街街道许庄村喜祥云富硒红薯基地里,许多市民正在挥锄挖薯,一个个表皮光滑、颜色淡红的红薯,带着泥土气味被拔了出来。大家三三两两,有的捡红薯,有的撑袋子,田野间不时传来欢声笑语。
喜祥云富硒红薯基地的“采摘热”,得益于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的顺利通车。三百多亩富硒红薯,带动了周边3个村庄、十几户贫困人口增收。
两年来,高平市坚持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积极统筹沿线各村,引导群众大力发展休闲康养、优质土特产品等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工程。
与此同时,高平市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龙头企业等项目,以“黄梨、生猪、文旅康养”产业为抓手,重点打造两个产业示范点和两个产业集群,进一步放大旅游公路的辐射功能和带动效应。其中,以铁炉贡梨为龙头,实施黄梨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项目,打造陈区镇万亩贡梨产业示范点;以凯永养殖为龙头,实施晋汾白猪核心育种场和扩繁场项目,打造建宁乡晋汾白猪产业示范点;以山河里黄梨公社、农耕文化园为龙头,实施幸福果园、农耕文化园黄梨种植等项目,跨村域、跨乡域布局黄梨产业,打造黄梨产业集群;以国投集团为龙头,开工建设釜山村农林文旅康产业综合体和团西村文旅康养配套服务综合体项目,打造文旅康养产业集群。
乡村振兴风正劲,破浪前行立潮头。下一步,高平市将继续围绕“五大振兴”目标任务,紧扣“路、景、村、业”融合发展,对照时间节点,对标任务要求,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因村施策、专班攻坚,发力基础设施建设、提标五大配套系统、优化乡村产业布局,真正释放农业活力、农村魅力、农民动力,实现旅游公路、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的有机融合,率先打造彰显高平特优产业、古韵文化、美丽宜居的乡村振兴示范廊带,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高平经验、创造高平样板。(祁笛)
[编辑:彭欣]
来源:【漯河日报-漯河名城网】34岁的苏晓光是舞阳县保和乡大路李村党支部书记。2012年12月,他退伍后返回家乡,承包土地,建设农场,发动村民自主创业,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我们引导村民套种小麦和烟叶。”苏晓光告诉记者,大路李村有4个种烟大户
8月15日上午,焦作市马村区以视频形式召开全区疫情防控工作会,全面贯彻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认真落实省、市相关要求,通报近期疫情防控工作情况,研究部署下阶段工作重点。区委书记师少辉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当前
政府“马上就办”,助力企业“马上就干”。近日,焦作聚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能能源公司)不仅在马村区连续追加投资,还介绍两家上游企业到马村发展,共同为马村区经济发展助力。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增资扩产的勇气从何而来?“马村区服务企业,
本报淮北讯 (通讯员 王飞)近些年来,安徽淮北市杜集区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巩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资产经营型、产业带动型、物业租赁型、服务创收型4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走出一条建强村级党组织促发展、发
鲁中网淄博1月14日讯(见习记者 张钰珊)14日,记者从周村区人民政府获悉,今天上午,中国共产党淄博市周村区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在区会务中心第一会议室胜利闭幕。据记者了解,大会首先举行周村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沙向
2022年9月22日,保定市莲池区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阮庄村等12个村征收土地预公告。征收土地均为新建雄安新区至忻州高速铁路(莲池段)建设项目用地,涉及12个村庄为焦庄乡褚庄村、毕庄村、连庄三村、连庄一村、鲁庄村、聂庄村、阮庄村、赵庄村、铸钱
来源:【新华日报】近年来,在中央和苏陕两省部署要求下,盐城市大丰区、陕西省宜君县结对帮扶,成立大丰区对口帮扶宜君县工作组。工作组充分利用江苏文旅系统的资源优势,多次邀请旅游专家,在宜君举办旅游产业转型提升专题培训,协助编制《宜君县“十四五”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记者 孙增胜 贺亚洲 )榆林市横山区曾是我省有名的贫困县,近年来,当地因地制宜,促进当地传统农业产业向高效农业迈进,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清明节后,陕北地区就进入了紧张的春耕。在横山区塔
茅台镇除了茅台,其他都叫“镇酒”;杏花村呢?是不是汾酒以外都能叫“村酒”?真的“茅台多个镇,买酒要谨慎”吗?要说山西汾阳杏花村产区的酒,先要说说茅台镇,茅台镇的酒。茅台镇那么多的酱香酒——有生产许可证都500多家——每家都有优质酱香酒,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