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8 12:16:26 | 浏览:3272
冯潞原创
引自《高台上的中国》
珏山
过去有个说法:晋城大气,高平豪气,沁水灵气,陵川山气,沁水呕气。
感觉有几分道理。
这里说的晋城,就是过去的晋城县,即现在的城区加泽州区。说其大气是因为它可以作为区域领袖,过去叫州治所。为何它能作领袖,而其他几县不成?我以为这是从其地理地貌和实力来讲的。从地理位置看,晋城县正好处在晋东南之南极、太行山之南梢,进出晋地通向中原的必经之地啊,两千余年前就有著名的太行道之说,今日是太洛、晋焦公路之要冲,而天井关是晋豫两省的大门,大凡进出山西,必由此过境。
守住这里,就等于关闭了你家的大院门,如此重要之位置,除了晋城,哪县堪当?从四方位置看,其北依上党、南邻中原、东眺冀鲁,西望洛阳。东、西、南三面环山,山岭陡峻,北中部为丘陵地带,像一个簸萁。史称此地是“河东屏翰,冀南雄镇”,评语不算低了。因为地理优越,自古以来,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没少经历战阵搏杀,没少损失华夏热血青年。因为战争的炒作,晋城一域就更加重要起来。
天井关
晋城独大,还有几个原因,就是版图相对辽阔,面积为2160余平方公里;煤铁冶铸等手工业自古发达;人口历史上较多,印象中1980年代就至少有50余万,与洪洞、临县并列为山西三个人口大县。即使在1936年的县城,就是晋城城区竟然有4万人,是当时长治城的两倍。如此雄厚的综合实力,甭说晋东南,在山西也是首屈一指,尤其在20世纪,在中西部也有位置。
这些原因,加上晋城县位置相对居中,领袖地位天然而成。这也是历史的选择。除了它,其他几县无一可代。
其综合实力十分厉害,具体地说,县营工业发达,五小工业,二轻工业,样样齐全,小而全,都在山西突出,曾自己叫自己晋城国。挖煤练铁更是其看家本领,许多人因这些而致富。财政收入在整个晋东南一花独放,无县可及,能抵三四个普通县市,属于超级大县。晋城属于改革开放、率先发展起来的地方之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全国多次小康现场会在这里开,以区区小域,1990年乡镇企业产值跃居山西第一。
李寨
稍稍留心,能以“晋”开头,山西上百县市惟有晋城。其缘由是晋国废君被放逐于此,故居称晋城,如若不知,仿佛晋城是山西历史的合法继承人!但你细心一品,才明白,此地曾经为流放之所。之前也有一巴蜀酋长被囚困于此,巴公地名因此而生。巴公平川虽然不大,却能成为北汉与北宋决战的著名战场,其规模之大,在晋东南大概仅次于长平之战。
晋城历史上是泽州治地,一直领五县,当之无愧是南五县老大;即使在晋东南地区时代,也俨然地区陪都,县委书记经常都是副地级,又后来升格为地级市,与山西诸位城市大佬平起平坐,分庭抗礼;旧县城也很快崛起为新兴城市,被誉为太行明珠,泽州路闪亮出场,一度让昔日的兄长长治震惊失色,这绝非偶然。
晋城市中心
晋城,在北方人眼中无异是暴发户的天堂,一个高消费城市,消费水平高于山西多数地市。晋城的名车满街走,晋城人办的葬礼气派,煤老板在京沪团购豪宅惊天动地。这里中产者多,存款几十万、上百万的家庭很多,千万以上的大富也不少。巨富崔某,传说其资产达百亿,远超长治大富韩长安。这些人个性张扬,花钱大方,敢于竞富,买豪车,炒房产,包二奶,名气直逼中原,其大气不输北方平原地区的人类。晋城名士田澍中在《吾有画戟赤兔马》一文里如斯形容这个群落:“一身天不怕地不怕的豪气,一副旁若无人的神气,一口咬钢嚼铁的霸气”。言语间究竟是赞美还是讽刺?或者兼而有之?这就因人而思,但其直接影响是,晋城人落了一个“晋城大爷”的名声,这大概也是晋城人大气之由来?!
晋城县后来虽然一分为二,但其主体——泽州区经济实力仍然长期遥遥领先于山西百县,乡镇企业产值曾经在山西“四连冠”,综合实力也多次位列“十强县”老大;然而进入21世纪后,老大地位却被河津、孝义超过。于是,我有了担忧——大气的晋城是否要过气?
晋城市夜景
最后,提及城区、泽州区的划分,总感觉别扭,我建议把两者合并,取名叫泽州区或者凤台区,或者从城市发展考虑,重组为两区,晋城文化人王之鸿对此有高见,他建议把二者组合后划分为凤台、丹川二区,对于推进城市化会有裨益。
晋城最大的文化遗产是老城。可惜没有围墙了,但还是要说一说。一是这座城市有1380年历史,当得起“千年古城”称号;这里来过不少国家级文化名人,如被流放的末代晋君;如唐代诗人陈子昂;如程朱理学鼻祖程颢,他作为本县县令3年,创办了书院,这是北宋年间山西唯一书院;如省长兼文化人于谦,他写过《到泽州》的诗:“跃马天将暮,离山路转平。川萦太行驿,树绕泽州城。落日翻旗影,长风送鼓声。孤云在天际,回首若为情。”如清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因为他是晋城邻县人,所以描写这里更是不遗余力。虽然城墙被毁,但景德桥仍在。
直觉中泽州县比起阳陵沁文化底蕴来,并不突出,其实这种判断并不准确。高都……非物质文化遗产里,泽州秧歌、晋城鼓书、大阳钢针等都属上乘:泽州名人更是数不胜数,例如,红军出身的阎捷三将军(1955年授少将),1925出生的徐春阳将军(1988年授中将);
建国后成长起来的卫新根少将、韩忠礼少将、卫殿斌海军少将、申勇少将,最显赫的是王继堂中将,他系广州军区在任副帅兼驻港部队司令员。军界除外,文化科技界也有大腕,如农业科学家郭三堆、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范守善,台湾首富郭台铭等等。最后两人与山西省原副省长范堆相均为南岭乡人,人称“南岭三杰”。
郭台铭与范堆相
与晋城有渊源的还有几位高人,提请读者注意:传说中陈氏太极拳的鼻祖陈卜祖籍是晋城人;风流才子唐伯虎祖籍与晋城似乎有关,这点《中国通史》和《唐伯虎全传》(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中记载。
晋城一城一关一都。
——摘自《高台上的中国》(第一部)
巍巍太行势高险,沁水清泉润田间,帝师拳师富士康,煤炭铁矿小香港!今天咱们就聊聊山西晋城市得名的那些事。晋城风景晋城舜帝遗迹山西省晋城市是华夏文化发祥地之一,新石器时代便留下高都遗址。是女娲补天、愚公移山、孔子回车等传说发源地。是清朝文渊阁大
晋城市,古称建兴、泽州、泽州府,是山西省辖地级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晋豫两省接壤处,全境居于晋城盆地,总面积9490平方公里,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河东屏翰、中原咽喉、三晋门户”的美誉。全市现有文物总量6767处,其中国家重点文保单位6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 记者 高菊 通讯员 李艺 11月26日,晋城市泽州县“古韵泽州”专场旅游推介会在洛阳市新友谊大酒店举行。本次推介会由晋城市泽州县县委县、政府主办,泽州县文化和旅游局承办。泽州县文化和旅游局及洛阳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领导出
泽州县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今天是全国第38个教师节,恰逢农历壬寅年中秋节,中共泽州县委、泽州县人民政府向泽州县教育战线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和离退休教职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泽州教育改革发展的社会各界致以衷心的感谢!
冯潞原创引自《高台上的中国》珏山过去有个说法:晋城大气,高平豪气,沁水灵气,陵川山气,沁水呕气。感觉有几分道理。这里说的晋城,就是过去的晋城县,即现在的城区加泽州区。说其大气是因为它可以作为区域领袖,过去叫州治所。为何它能作领袖,而其他几县
晋城市标准地图(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发布)。山西省晋城市行政区划调整方案获得披露。据晋城市城区政府信息公开网站12月8日消息,11月17日,晋城市城区钟家庄街道办事处发布了《关于同意晋城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意见》。意见称,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撤销
近年来,泽州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打造中原顶级的“康养福地”和全国首选的“度假港湾”的目标,依托现有政策资源,注重林业生态保护、挖掘生态资源,依托丰富的绿色生态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森林康养产业,初步构建起了全域旅游发展
| 作者: 中国摄影报社 | 责任编辑: 陈勇 | 来源: 中国网图片中心 晋城古称建兴、建州、泽州、泽州府,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晋城是中华文明之城,文物遗存历史完整、数量丰富。全市有不可移动文物6601处,每平方公里文物0.7处,文物数量和
晋城为什么被称作晋城?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作为一个晋城人,自然有必要对这些历史常识有一些简单的了解。今天,咱们就来讲一讲“晋城”这个名字的由来。内容来源于网络编辑:杨柳
山西工人报首席记者李麦旺报道:9月29日,晋城市总召开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履行了有关人事事项民主程序,选举了晋城市总工会第六届委员会常委、委员、经费审查委员会委员。晋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翠叶当选晋城市总工会主席。李翠叶表示,绝
“宜业·宜居·宜游,晋善·晋美·晋城”。去年以来,晋城市围绕“三宜三晋”城市品牌,按照“一体两翼、六大组团、多片区改造”的空间布局,坚持市场化、生态化、特色化、片区化、品质化、精细化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
晋城市为山西省下辖地级市,位于山西南部,与河南焦作接壤,是山西通往中原地区的门户城市。随着太原至郑州高铁的开通,晋城这座城市也迎来了发展的良好时机。晋城目前下辖1个市辖区,4个县,1个县级市。市辖区数量非常少,是山西市辖区数量最少的地级城市
9月13日,晋城市·泽州县2022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市政协副主席郭向阳,县领导闫晓阳、张雪梅、安建峰、郭荣林出席活动。郭向阳宣布“晋城市·泽州县2022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并为华宝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普教育基地揭牌。安建峰指出,泽州县各
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泽州县始终保持狠抓落实的状态和干劲,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助推高质量发展,圆满完成各项既定目标任务,推动经济稳中向好、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在日前召开的全市2021年度“抓落实、当表率、见行动
泽州县委组织部公示(公示时间10月14日至10月20日)县委研究拟任干部,以下同志拟任正科级领导职务——张永谦,1972年2月生,翼城县人,大学学历,中共党员,现任县纪委常委、监委委员、二级主任科员。段美玲,女,1976年2月生,川底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