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8 12:43:41 | 浏览:367
来源:【太行日报-晋城新闻网】
借势康养旅游 助力乡村振兴
——六泉乡浙水村发展集体经济纪实
乡村振兴,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关键。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中,陵川县浙水村紧紧抓住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始发点优势,依托优质生态资源,大力发展康养文旅、中药材种植、生态水厂、农家接待、峡谷观光等多种业态,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览观光、休闲度假,村级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实现稳步增长,探索出了一条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因地制宜 发展康养旅游
走进群山环抱中的浙水村,只见明清遗风的民居古色古香,阳马古道弯曲而悠长,潺潺河水穿村而过……目之所及,皆是风景。
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靳慧永带着我们一边走、一边看。“虽然风景旖旎、历史悠久,可过去的浙水村却是个典型的贫困村。地上无产业、地下无资源,老年人出不去,年轻人不想回来。”靳慧永介绍说,浙水村是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沟通上党和豫北之间商贸交流的阳马古道位于村内,还有17个保留比较完整的明清古院落。2019年,浙水村在全县率先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整体回购、合作租赁、合作入股的方式,全村1065名村民成了合作社的股份持有者,有效盘活了村内29处农房和200余亩土地。同时,借助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建设的契机,大力探索“县农投公司+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村民”发展模式,与陵川县田园农业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通过股份合作形式,成立了陵川县大美浙水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借势乘风,走上了村富民富的道路。
公司成立后,聘请专业团队,编制浙水产业规划设计,按照“一村、两区、三大板块”发展思路,建设幸福传统古村,打造传统古村区和新民居区,开发多彩梯田、太行小峡谷、浙水古镇三大板块。他们以“太行人家·云锦系列”为整体品牌,定位“颐养浙水·从心出发”经营主题,投资3000万元,新建了景观门楼、旅游厕所,改造了古房、古院和民宿客房,修缮了阳马古道古宅,完成人民大食堂建设,古色古香的浙水面貌初步显现。
“公司成立后,由于没有专业的运营管理人才,经营比较困难,我们就引入具有专业资质的安徽星辉耀霆餐饮文化管理有限公司进行管理运营。”靳慧永详细地介绍了合作模式,大美浙水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初始股权比例为49%:51%。每年大美浙水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将运营收入的30%给付安徽星辉耀霆餐饮文化管理有限公司后,按照股权占比,给村集体股份经济组织再次分红。
“公司统一运营民宿4处,茶社1处、咖啡屋1处、书吧1处,精品小吃档口9个、古街店铺7个以及停车场、戏台餐厅等。”在人民大食堂,安徽星辉耀霆餐饮文化管理有限公司经理韩鹏辉正在厨房紧张地忙碌着。在运营管理中,他们开发了太行山吊锅、眉毛鱼丸、酸辣粉等特色小吃,对民宿按照城市宾馆的环境卫生标准进行管理,2021年,公司运营收入65万元。“去年,村集体股份经济组织得到分红资金23.205万元。其中,30%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用于大美浙水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运营经费,剩余的70%全部作为老百姓的分红。”靳慧永给记者算了笔账,2021年底,村集体股份经济组织成员1065人每人获得152.5元分红。
多元发展 促进集体增收
时值盛夏,游客们在欣赏山水古宅之余,还能在村里的水上乐园玩耍,在含月山庄品尝地锅鸡美食……
“含月山庄餐饮文化有限公司是我们村引进的一个项目,包括水上乐园和餐饮住宿,每年能为村集体增收3万元。”靳慧永说。除了含月山庄项目外,浙水村还引进了陵川县凯旋石材有限公司,该公司年产10万立方米花岗岩,预计产值每年能达到600多万元,为村集体增收15万元;“唤醒”集体“沉睡”的资源资产培育新产业,通过盘活老旧大理石厂厂房,引进山西灵之川饮品有限公司,开发本村优质山泉水资源。公司先后投资500万元,安装自动灌装生产线3条,产品分别销往太原、运城、临汾、大同等地。去年,产值达到70多万元,这个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增收5万元。
浙水村山地多、光照充足、土壤湿润,适宜连翘、党参等太行山道地药材生长。2017年,村党支部领办成立鑫永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运行模式,由合作社流转800余亩山坡地,种植党参、黄芩等道地中药材1300余亩,和九州天润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对中药材进行统一回收,村集体通过流转土地入股的方式,每年实现增收5万余元,带动群众年均增收2000余元。
随着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村民们也通过创业就业走上了富裕路。村民靳学斌经营着阳马古道客栈,投资7万元,将自家的小房子改建成5间的大房子,并配置了淋浴房和厕所,安上了暖气,改成了高标准的客栈。去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也挣了2万多元。靳学斌高兴地说:“不用出门打工,在家就能挣上钱。”村民靳福田夫妻俩精通厨艺,以前在外打工挣钱,在浙水村发展康养产业后,他俩利用朋友闲置的旧房,办起了静水闲居农家乐,去年就收入了10万多元。
像靳学斌、靳福田一样,35户村民通过经营农家乐、餐饮等,获得收益150万余元。此外,还吸引返乡18人回村创业,23户村民通过参与保洁、保安、民宿管家、企业就业等服务实现了稳定增收。去年,浙水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2万元。
“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4余万元。如不受疫情影响,大美浙水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和3家企业正常运营,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可突破50万元。”靳慧永坦言,下一步,浙水村将以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为抓手,紧紧抓住太行一号文旅康养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示范带工程建设契机,全力打造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康养特色村精品示范村,持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不断提升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记者:牛前进)
本文来自【太行日报-晋城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河北新闻网讯(智慧娟) 为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助力疫情防控,连日来,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全力组织开展村庄清洁和防疫消毒行动,坚决做到“两清一消”,在该区持续掀起环境卫生整治热潮。开平区越河镇坚持垃圾“日产日清”,特别是对卫生死角进行突击
泽州探路:乡镇道路城市化管理如何兼容? 2018年 5月8日,泽州县人民政府下发了一个通告,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这则通告的主要内容是:泽州县将对南村镇、金村镇、巴公镇实行城市化交通管理。 “对乡镇道路实施城市化交通管理,行吗?”有人提出异
“花梨”一词在清朝和清朝的《西洋朝贡典录》中就有记载。清代大量采用了新品种的花梨木,为了将其与过去的品种区分开来,称为“黄花梨”。 在明清两代鼎盛之时,黄花梨价值连城。据古籍记载,明朝一张黄花梨子的价值是十二两银子,那时候一个丫环的价值,连
今年8月底,海口一村庙的黄花梨八仙桌被盗,八仙桌重达百斤,有上百年历史,价值36万元。一周后,迫于法律和舆论压力,嫌疑人将已经拆分的八仙桌送了回去。后来,警方成功将两名盗窃八仙桌的犯罪嫌疑人抓获到案。这起案件一度轰动一时。如今,海口琼山区红
黄花梨还要看它的品质以及它的来源,具体的雕刻程度等综合价值来看,网上经常看到这样的话“黄金换木头”,这件事在网上发生过,确实发生过。是在07年的时候,有一家红木公司推出一个活动,你家里面只要有海南黄花梨做的木头,无论是啥,无论做成了什么,1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2月22日消息(记者 李波)12月21日,海口市琼山区红旗镇墨桥村委会西湖村村民黎先生反映,一张锁在宗祠里黄花梨桌不见了,其称该桌为祖传之物,估价不菲。经村民报警,辖区红旗派出所已受理该案,展开调查。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