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8 12:48:41 | 浏览:416
近年来,陵川县打造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康养村。张文庭摄
巍峨耸立的太行山,绵延八百里,在太行山最南端山与山的间隙中,峻岭与中原的对接处,就是革命老区陵川县。
在这个山势陡峭、险峻秀美、灵动天然的地方,曾激昂唱响《在太行山上》,千名号兵从这里出发,走出太行,吹响了解放全中国的号角……穿越硝烟战火,回眸烽火征程,这里是一块凝结着无数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的红色沃土,红色血脉生生不息。
而今,走进陵川,平坦的油路铺进村庄,新建的易地搬迁安置点鳞次栉比,富民产业项目遍地开花……奋进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陵川县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过去的千山万壑变为如今的遍地“黄金”,绘就出一幅幅生态美丽宜居乡村的美好画卷。
甩掉穷帽子 过上好日子
5月9日,在陵川县附城镇后山村,蒙蒙细雨拍打着嫩绿的枝芽,撑着雨伞,程森林迈着轻松的步子,和同村的工友们早早地到了后山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工厂负责生产足球、橄榄球等体育用品,工作难度不大,我们40多岁的人都在这儿就了业,一个月能挣近3000块钱。”在这里工作了4年的程森林满足地说道。
“原来我们都住在山里,山路颠簸,进趟城很麻烦,生活条件也很差。”回忆过去,程森林眉头微皱,他说,过去曾住在附城镇岭东村,山高路远,全家就靠几亩土地生活,所住的土坯房也渐渐成了危房,日子过得艰难,他被村里确立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7年,在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帮扶下,陵川县精准发力、因户施策,在全县形成了以集中安置小区为核心、分散自主安置为补充、特困兜底安置为底线的易地扶贫搬迁大格局,并同步谋划后续产业发展。也正是那一年,程森林家搬到了附城镇后山村的扶贫移民小区。与程森林一样,全县195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6711名贫困群众陆陆续续搬出了大山,过上了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美好生活。
作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晋城市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陵川县处处涌动着甩掉贫困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热潮:一项项金融扶贫发展了一批增收明显的产业项目,一个个集中安置小区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一批批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教育资助项目精准发力……如今,全县产业集群日渐崛起,“棋源叉车工”“陵川焊工”“山西护工”等劳务品牌日渐壮大,祖祖辈辈生活在山沟沟里的贫困群众,转眼间享受到与城里人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务。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经过八年奋战、五年攻坚,陵川县2017年成功摘帽,2018年贫困村整体退出,2020年底顺利“交总账”,全县83个脱贫村、9165户脱贫户、25250人,未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现象。这个戴了几十年的贫困县“穷帽子”真正彻底摘下,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踏歌前行。
端起生态碗 吃上康养饭
群山环绕,浙水源头,有一个明清民居特色遗风的古朴小山村,也是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的起点,便是六泉乡浙水村。
“有了这条路,越来越多的游客专程前来,享受村里的慢生活。”循着蜿蜒纵横的石板小径,潺潺溪流叮咚作响,只见排排灰色房屋紧凑地依偎在大山之中,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古村落和沟通上党、豫北商贸的阳马古道诉说着久远的历史,一景一物相互交织,让时间在这里仿佛走得特别悠然。
“虽然山奇水秀、历史悠久,可过去的浙水村却是个典型的贫困村。”村党支部书记靳慧勇蹙起了眉头说道,常年藏于偏僻山谷,地上无产业、地下无资源,交通闭塞,老年人出不去,年轻人不想回来。
2018年,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陵川段开工。陵川县以此为契机,坚持路村共建、景村相融,从简单的环境整治到产业发展、生态建设、村容村貌等统筹发力,带动了沿线村庄建设和乡村振兴。
“路通了,日子就活了。乘着这股东风,我们在全县率先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村里1065名群众成了合作社的股份持有者,有效盘活了村内29处农房和200余亩土地。”靳慧勇说,2019年,村里先后建起了古镇浙水驿站、中高端民宿、连翘茶园、采摘园等集体经营性产业项目,大力发展农林文旅康融合产业。
2020年,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开通。依托得天独厚的康养旅游资源和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村民们争先开起了农家乐,迎来了一批批远道而来的游客,这个昔日小山村日渐成了远近闻名的“康养村”。
多年来,陵川县以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为轴线,形成了沿线7个乡镇51个行政村“串点成线、集群推进、特色鲜明”的发展格局:王莽岭景区整治提升工程统筹推进,规范了锡崖沟、东庙华、马武寨等周边十多个村庄的乡村旅游产业,使1000多户近4000名群众从中受益;古郊乡松庙村以太行山水为背景,发展起了高端民宿产业;附城镇丈河村围绕“中国车谷、慢养山居”定位,打造高品质“生态康养”文旅示范区……
山还是那座山,但如今,凭着这“绿水青山”,手中的“康养饭”越吃越香。
昔日荒山坡 如今遍地金
初夏时节,远望山坡,嫩绿的连翘叶在微风吹拂下,团团簇簇,摇摆着身姿。
“现在叶子特别嫩,做出的茶很是清甜。”伴着清冷的晨风,裹紧身上的厚外套,古郊乡古郊村村民魏月娥麻利地将一个袋子套在手腕上,细心地采摘着连翘叶子。
今年60岁的魏月娥说,她的儿子先天残疾,自己又不能从事重劳动,曾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她做梦也没想到,过去眼中百无一用的连翘叶,如今竟成了致富的宝贝。“白天摘好送到厂里,晚上就变成了钱,我们夫妻俩一年收入能达到2万多元。”
魏月娥所在的工厂是陵川县乡土人家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董事长许雪梅告诉记者,他们将连翘叶开发为绿茶、红茶、黑茶等系列连翘茶,年销售量突破300万元,为周边十余个村庄400多个贫困户带来直接收入100多万元。
全国连翘看山西,山西连翘看陵川。陵川县现有中药材分布面积126万亩,分布野生中药材品种多达521种,目前有20多种适宜栽培的中药材在全县广泛种植。
为了更好地让中药材成为村民致富良药,近年来,陵川县先后引进山西兰花太行中药、山西九州天润道地药材、国新晋药、山西百草盛生物科技等十多个中药龙头企业,开发了中药饮片、中药面膜、中药牙膏、连翘茶、紫苏茶、黄刺玫精油等中医药康养产品。同时,积极开展中药材康养基地建设,不断推进“康养+中医药”产业的深度发展,不断把荒山打造成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目前,陵川县正加大马力建设中药材产业园,打造集中药材精深加工产业、药食同源加工产业、药茶加工、仓储物流商贸产业、康养服务产业融合发展等于一体的空间布局。园区建成后,将进一步扩大中药材基地规模,增加就业岗位3000个,带动全县80%以上的贫困村6000余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让中药材产业成为带动群众富裕富足的重要引擎,让脱贫基础更稳固、脱贫成效更可持续,更为打造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中药材产业基地提供高效的产业集聚平台。
记者手记:
饮水思源,不忘老区。陵川这片红色热土,流淌着生生不息的红色血脉,不仅见证了革命老区斗争的历史,更见证了陵川人民不畏困难、接续奋斗的精神与底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陵川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因地因村因户因人施策,集中力量补短板、强弱项、兴产业,使一批贫困群众过上了新生活,谱写了革命老区发展的新篇章。
红色沃土今朝巨变。如今的陵川,正以“绿水青山”这一生态优势为最大竞争力,构建以“康”为主体、“养”为特色、“游”为纽带的多业态互补康养旅游产业格局,让特色产业变身绿色财源,持续为老区发展注入新活力,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壮丽征程中奏响时代强音、书写精彩画卷。
郑璐 吴艳斐
(责编:李琳、刘洋)
10月24日,山西晋城陵川县一对父子在抱犊一线天附近徒步时坠崖遇难。10月26日,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从参与救援的救援队获悉,24日下午5点多,救援人员找到这对父子时发现他们已经没有生命体征了,父亲60多岁,儿子约40岁。他们坠崖的地方是从马
近日成功抓获2名、劝投4名在逃人员,为“百日行动”再添战果。9月5日,陵川县公安局崇文派出所民警在工作中发现,和某某、张某某等四名陵川籍人员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被山东警方列为在逃人员。通过走访调查,民警得知四名犯罪嫌疑人已潜回陵川县,
以前也来过陵川,只是绕城直奔王莽岭和锡崖沟,未能览得山城风光,此次小游崇文镇,知道了这里文化积淀厚重,是围棋的起源地。查阅资料更进一步明白了,陵川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塔水河遗址一九八五年出土的六龄童头盖骨化石和大量哺乳类动物化石、石制品、灰
12月15日18时26分,陵川警方接到报警,称崇文镇龙窑村发生一起故意杀人案件。案发后,陵川警方迅速调集精干警力赶赴现场,围绕案发现场辐射周边10公里开展查控,并针对校园安全开展定点布控守护,不断调整卡点设置,扩展外围开展重点巡查排查。经过
陵川县地处太行山南端最高地带,层崖峭壁,峰峦叠嶂,山青水秀,景色幽美。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百分之五十二点零七,居山西第二位。旅游景点有云山幻影王莽岭、围棋源地棋子山、百里云霞红叶区、茫茫林海第一山;有马圪当大峡谷、佛子山大峡谷;有创造人间奇迹
来源:【太行日报-晋城新闻网】下活“片区共建”一盘棋——陵川县附城镇丈河片区党委联建机制的经验与成效7月5日午时,暴雨突至,但陵川县附城镇丈河村游客中心却不时传来阵阵笑声,近百人的团建队伍在这里体验原生态的农村生活,感受田园山村的乡土气息、
晋城陵川最近因为一条公路火了沿线风景美到爆!陵川在哪?它位于山西省东南部雄踞太行之巅、俯瞰中原大地可以说整个太行山风景的精华尽在陵川▲巍巍太行山风光 山里娃/摄王莽岭是南太行的最高峰位于晋城陵川与河南辉县的交界处「不登王莽岭,岂识太行山」登
近年来,陵川县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内容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紧紧抓住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契机,以“一路十片百村”为示范,以“五大专项行动”为主攻,创新机制,建管并重,全面打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推
阳光明媚,追着阳光来陵川欣赏陵川郁郁葱葱的绿茵美景,品尝让舌尖跳舞的特色小吃,感受陵川独有的习习凉风!来看看陵川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礼 义 镇 梁 泉 村礼义镇梁泉村,位于礼义镇东部10公里处,属太行山丘陵地带。因村庄地处山梁上,村内有一股泉
导读据黄河新闻网消息,日前第十四届全国网络媒体山西行记者团走进了陵川,领略全域旅游建设环境下的南太行风光。01【网络媒体山西行】 走进王莽岭 探访挂壁路 领略南太行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侯津刚 周昱丽)9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网络媒体山西行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