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8 12:54:06 | 浏览:577
---史话三晋之沁水篇
中学时候大家都学过一篇课文叫《小石潭记》,这篇山水游记不过两百来字,却写得文质极为精美,寥寥数笔,宛如身临其境。在曾经的语文课本中,还有许多他的作品,比如《黔之驴》、《捕蛇者说》以及绝句《江雪》等。他就是柳宗元,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文人,有散文家和文学家等头衔,还是一位政治家。他曾经参与了中唐时期一场重要的政治改革。
一
在太子位置上熬了26年的李诵终于当上了皇帝,史称唐顺宗。在漫长的26年中,他亲身经历了潘镇的叛乱和耳闻目睹了朝中大臣的倾轧及攻讦,原本小心翼翼的他就更加谨慎了。多年生活的压抑,心情郁闷的他身体状况也不怎么样。在登基前两个多月就中风卧床不起,连说话都不能够了。
直到他登基第八天,才强撑着病体与百官见面。因中风失语,根本无法主持朝政。每日里在帏幄内作出决定,身边只有太监李忠言和妃子牛赵容两人侍奉。
当年唐顺宗当太子时他的书法老师王伾和侍奉围棋的王叔文,此时都得到重用,深得顺总信任。“二王”身边,则聚拢着一批年富力强的知名人士,最出名的就是刘禹锡和柳宗元。
唐顺宗继位后,王叔文坐在翰林院决断政事,由王伾按照王叔文的意思进入宫中,见到太监李忠言和妃子牛赵容。从他们那里得到唐顺宗的旨意,向王叔文传达,然后才起草文昭,刘禹锡和柳宗元等谋议唱和,采听外事。
于是,王叔文和王伾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革内容主要是:罢免宫市五坊使(专门为宫中采买及雕坊、鹘坊、鹞坊、鹰坊、狗坊的太监),取消了进奉。即正税以外的苛税,并罢免打击贪官和太监,还抑制地方藩镇势力,顺带放还宫女300人及教坊女乐600人。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永贞革新”。
改革很快就遭到了朝廷内外的极大阻力。先是借唐肃宗病体难支的前提下,立皇长子李纯为皇太子。然后诸大臣争相向肃宗和太子进谏攻击改革。很快便拥立太子继位,史称唐宪宗,顺宗退位称太上皇。
传位仅一天后,王伾和王叔文俱被贬职,王伾不久病死,王叔文后被赐死。刘禹锡和柳宗元等八人也在劫难逃,全被贬职。这在历史上称之“二王八司马。”
二
“永贞革新”仅仅一百多天就彻底宣告失败了。而唐肃宗只当了200天的皇帝,当上太上皇后在次年的正月里死去,时年46岁。
“八司马”中最不服气的就属刘禹锡和柳宗元了。越是不服气,就一贬再贬。柳宗元先是被贬到邵州,赴任途中被加贬到永州,十年后召回长安,再度被贬到更远的柳州,最后客死他乡,年仅47岁。
柳宗元祖籍河东,其柳氏家族与薛氏、裴氏并称河东三著姓。祖上世代为官,为当地显赫一时的名门望族。
在柳宗元被贬赴任途中,得知王叔文被杀,株连家族。于是书函河东柳氏家族分散外迁,秘密传训:“......五谷为生,耒读为本,忠恕廉洁,忧国忧民,弃府始徙,盛名勿扬......”
后柳宗元客死他乡,其灵柩运回长安,其子时年仅四岁。在长安无法立足,遂东渡黄河隐居。自此后,河东柳氏一门,隐姓埋名,历经宋元不宣门第。
沉寂了五百多年后,明永乐四年,柳氏家族后人殿试三甲,建宅于沁水县西文兴村。重新回到人们视野中的河东柳氏,原来这么多年一直在山西沁水县啊。
原来柳氏一门自故土离别后,先是居住于翼城县,后“迁沁历之西”,村名“西文兴”意为:柳氏从西而来,子孙以文兴为业。
三
沁水县历史悠久,《水经·沁水注》:“沁水又迳沁水县故城北,盖藉水以名县矣。”以沁水而得名。
沁水县古称端氏,“端氏”一名源于春秋时孔子的七十二弟子之端木赐,也就是子贡。相传子贡在此遇见端木氏族一支迁移在此居住,遂名为“端氏聚”。
春秋末年赵韩魏三家分晋,念及晋君旧情将其安排在端氏。
西汉时在此首次设端氏县,治所在今沁水县东端氏镇。东汉时设端氏侯国,三国废重置端氏县。北魏时废又复置,在此另设东永安,西河、高延三县,到北齐时西河、高延并入东永安县,东永安改为永宁县。隋时改永宁为沁水县,县名一直沿用至今。元代时端氏县并入沁水县。
1958年10月,沁水县并入阳城县,沁水县城改为沁水城关镇。1959年10月与阳城分治,恢复沁水县建制直至今天。
当年自唐末柳氏家族辗转到达沁水后一直居住在沁水县西文兴村。能选择在此定居,是因为这里群山环抱,峰峦叠嶂,是“九冈右环”的风水宝地。在当时处于避祸的前提下这里无疑是最佳居所,世代在此繁衍生息下来。
直到明代开始重新回到世人的视野当中来,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在原来居所的基础上再度大兴土木,修建了一进十三院的豪门大院。
现存的柳氏民居青山绿野,依山而建,西高东低。整体布局为“福禄双全”。时至今日,仍有两百多柳氏家族后人居住其内,当年的十三院只剩下六座完整的院落了。
杏则村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南阳村入围山西省乡村旅游振兴示范村;全县康养旅游接待游客350余万人次,收入突破了6亿元大关,并入选“第六批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名单,荣获“中国低碳旅游县”“中国生态魅力县”等殊荣……近年来,沁水县
日前,沁水县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的刘某某贪污、受贿等案,沁水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处刘某某有期徒刑十七年六个月,并处罚金50万元,刘某某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晋城市中级人民法院于近日作出二审判决,判处刘某某有期徒刑十五年六个月,并处罚
它地处晋豫两省交界处,位于太行、太岳、中条三大山系衔接处,隶属于山西省晋城市,在中条山东北,沁河中游。境内山峦连绵,沟壑纵横。它历史悠久,自古就有女娲补天、舜耕历山的传说。这些动人的传说又为它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它于70年。代被发掘出的“
晋城市是山西省南部地区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晋豫两省交界地区,其版图比较圆润,东部较尖,西部较平缓,呈鸡蛋的形状。晋城市区就建在太行山北麓的晋城盆地之中,周边群山环抱,全市幅员面积9490平方公里,下辖城区、泽州县、阳城县、沁水县、陵川县和高平
一、基本情况1晋城沁水县、长治沁源和沁县位于太岳山脉的东坡,县城海拔在1000米左右,县域多低山。武乡县位于太岳山与太行山交汇处,长治盆地的北坡,县域多丘陵。长子县位于长治盆地的南侧,平原多于山地,地形条件最好。长子也是离市区最近的县,只有
山西沁水利用风能、光能、水能、煤层气(瓦斯)资源,“风光水气”多能组合,优化能源供给结构。 沁水县能源局供图中新网晋城8月25日电 (高瑞峰 牛泽菁)“目前,全县共有5个太阳能发电在建项目,总装机容量580兆瓦,预计今年底将全部并网发电。”
2022年,山西沁水煤层气抽采量预计突破40亿立方米。 沁水县能源局供图中新网晋城8月25日电 (高瑞峰 牛泽菁)“去年,全县煤层气抽采量达到35.4亿立方米,煤层气产量、增量、新增钻井位居全省第一;今年,煤层气抽采量预计突破40亿立方米,
山西沁水历山腹地,散落着数量众多的古村落。 高瑞峰 摄中新网晋城9月30日电 题:探访山西沁水历山古村落:触摸农耕文明印迹作者 高瑞峰 牛泽菁 郭艳芳间或鸟鸣,惊扰着南渠村的宁静,木、石、瓦等构筑而成的民居掩映林中。南渠村依山而建,青石铺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党和国家事业进入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十年,也是政协系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忠诚履职的十年。沁水县政协始终坚持人民政协性质定位,紧紧围绕全县发展大局,着力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
来源:【太行日报-晋城新闻网】“目前,全县共有5个太阳能发电在建项目,总装机容量580兆瓦,预计今年底将全部并网发电。”沁水县能源局新能源产业负责人豆红忠介绍。近年来,该县抢抓机遇,加紧实施控煤减碳工程,加快“风光水气”多能组合互补发展,持
人民网太原12月23日电(张婷婷)“花是故乡的美,人是家乡的亲,月是故乡的圆。”12月23日,沁水县第三届“邀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创新创业暨“乡‘沁’相约·商赢四方”招商引资主题活动在太原举行。沁水县诚邀在外游子、商界朋友欢聚一堂、畅叙乡
有很多县的名字里面都带个沁字,比如说沁阳、沁水、沁源等等。其中沁水和沁源都是属于山西省管辖的,但是沁阳县则隶属于河南省。那么这个沁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沁,指的就是沁河。是黄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山西省平遥县黑城村,还
沁水县气象台2022年10月3日15时45分发布寒潮黄色预警信号。预警区域:全县所有乡镇。受冷空气影响,预计未来48小时内,预警区域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0℃以上,且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请有关单位和人员做好防范准备。防御指南:1.政府及有关部
12月23日,山西省沁水县举办第三届“邀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创新创业暨“乡‘沁’相约·商赢四方”招商引资活动,与沁水籍在外游子、商界朋友欢聚一堂,共叙桑梓情谊,共鉴家乡巨变,共绘发展愿景。 “老乡越走越近,朋友越走越深。‘邀老乡’是家乡
中工网讯 据山西工人报消息,山西沁水县总工会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推出“五大举措”服务职工群众,进一步提振经济,促进沁水全方位高质量发展。一是将 “晋城旅游惠民年卡”纳入基层工会服务职工范围。该县总要求各基层工会按照每人99元的标准,为广大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