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城沁水县抗战史实及全境解放始末

时间:2022-10-08 13:02:12 | 浏览:2248

抗日战争时期,沁水县三百里大地长期遭受侵华日军践踏蹂躏,县城先后4次被日军占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力抵抗,先后4次光复县城,逐步收复失地,最终取得全县解放。日军前3次占领县城的时间都比较短暂,而第4次占领县城则长达4

抗日战争时期,沁水县三百里大地长期遭受侵华日军践踏蹂躏,县城先后4次被日军占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力抵抗,先后4次光复县城,逐步收复失地,最终取得全县解放。日军前3次占领县城的时间都比较短暂,而第4次占领县城则长达4年之久,沁水人民深受其害。

本文在此先介绍一下20世纪40年代,沁水县的行政区划情况。八路军总部进驻武乡县,129师进驻晋东南及冀南地区以后,各地以太行山、太岳山、吕梁山、中条山为依托创建抗日根据地。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沁水县境内建立的抗日根据地民主政府有下列几个:

1941年8月建立沁翼县政府,由共产党员马统山出任县长,管辖中村一带及相邻的翼城县一些乡村。沁翼县1942年2月并入先期1个月组建的沁南县。

1941年8月建立起以王岱东为县长的沁水县政府,下辖3个行政区:一区管辖王壁、龙渠、大将、庙湾、桃川、土地岭等村。二区管辖郑庄、孔壁、郎壁、石室、东大、里壁等村。三区管辖王寨、樊村一带以及浮山县寨圪塔、谭村、榆社、川口等村。1943年7月,撤销沁水县政府,一二区划归士敏县,三区划归青城县。

1941年9月,中共军队接管沁东县政府,改名为端氏县,管辖范围包括郑村、嘉峰、端氏、胡底、樊庄、固县、柿庄、十里、东峪、中乡一带各村。国民党所委派的赵晋英留任县长。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同年12月命令改县名为士敏县。1945年12月,中乡以西各村划归沁南县政府管辖。

1942年1月,中共领导下的八路军太岳支队,接管冉渭渔自立的沁南县政府,指派国民党93军的黄自甫担任县长。管辖范围包括中村、土沃、张村、杏峪、南瑶(南沟)、石堂、定都等村。黄自甫携款逃跑以后,由中共党员王维岳担任县长。青城县1945年12月撤销以后,王寨、樊村、中村等村,划归沁南县。1946年,沁南县改名为沁水县。

1947年7月,士敏县与沁水县合并,政权机关确立为“沁水县人民政府”,下辖7个行政区,上属于太岳行署,直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侵华日军第一次占领沁水县城

1937年11月太原失守以后,侵华日军占领了山西省大部分地区。1938年3月2日,日军36师团独立步兵第13联队由石黑率领,从河南省博爱县、济源县一带出发,途径山西省晋城县、阳城县,一步步逼近沁水县城。3月3日,石黑联队占领沁水县城。随后拼凑起由汉奸赵培炎充任会长的维持会和由霍九功充任会长的商会,妄图采取“用中国人治理中国人”的办法,实行“强化治安”,永久盘踞沁水县城。

中共晋豫边区条东地委3月5日发电报向毛泽东主席报告日军占领沁水县城后,晋西南中条山地区抗日战争的严峻形势。毛主席6日复电指示:“晋豫地区很重要,望有计划地布置沁水、翼城、曲沃、垣曲、济源、博爱、晋城地区的游击战争,配合主力之行动。”3月8日,国民革命军第38军17师在老马岭伏击日军,歼灭日军120人,打伤200余人,捣毁装甲车和汽车12辆,缴获钢炮3门、轻重机枪15挺、步枪130余支。这是抗日战争初期,沁水县境内的第一场胜仗。3月20日,山西省抗日牺牲救国同盟会决死纵队三纵队九总队组建“奋勇大队”,21日凌晨向盘踞沁水县城的石黑联队发起攻击,旨在解放沁水县城而未果。这次战斗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但是给石黑联队造成极大打击。惊慌失措的石黑联队4月6日即仓皇弃城,往西逃窜,逃跑时放火烧毁法隆寺和张公祠,惨杀无辜平民几十人。沁水县城第一次获得解放。随后,中共沁水县工委和抗日县政府在县城召开追悼会,安葬并悼念3月21日为解放沁水县城而牺牲的61位烈士。抗日县政府在上沃泉村召开群众大会,公审并当场处决了赵培炎、霍九功、景来运等3名汉奸。这次日军占领,只有33天时间。

侵华日军第二次占领沁水县城

1938年7月3日,日军25师团酒井联队在阳城县町店受到八路军徐海东部队重创,向沁水县逃窜,6日占领沁水县城。29日凌晨,酒井联队向晋西南运动,途径东坞岭时,遭到国民革命军93军和山西省牺盟会决死纵队三纵队的猛烈伏击。经过连续3天激战,击毙日军1300多人,俘虏44人,击毁汽车180多辆,缴获大批军用物资。这是国共合作,在沁水县境内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沁水县城第二次获得解放。这次日军占领,只有短短23天时间。

侵华日军第三次占领沁水县城

1939年8月初,日军发动第二次“九路围攻”,再度占领沁水县城。八路军当月26日粉碎日军的“九路围攻”,盘踞沁水县城的日军逃离。沁水县城第三次获得解放。这次日军占领,也只有短短25天时间。

侵华日军第四次占领沁水县城

1940年4月12日,日军尤岗部300余人侵占沁水县城,在北山寺、石楼山、玉皇岭、窦家山、夫妻岭、地园岭、老马岭、仙翁山、牛头山等地设立据点20多处,从军事上、经济上全面封锁沁水县。盘踞在浮山县和翼城县的日军1万余人,4月20日扫荡沁水县西部地区,在中村、张马、可陶河等地,遭到沁水县抗日军民迎头痛击,仓皇逃离沁水县。4月下旬,日军1个中队占领张马村,在村落东西南北设立4个据点。5月7日,日军发动中条山战役,沁水县西部地区是主战场。

1940年7月25日,国民革命军98军在历山配合八路军抗日。

1941年9月22日~29日,日军轮番扫荡端氏县东西峪地区。国民革命军98军军长武士敏头部中弹,10月1日抢救无效身亡。端氏县由此更名为士敏县。10月5日,中共晋豫区委和太岳南进支队进驻东西峪领导抗日战争。12月,士敏县成立抗日游击大队,三年后发展到一个团的兵力,积极进行反扫荡和攻打日军据点等活动。

1942年1月11日~28日,日军两个师团扫荡沁河沿岸的抗日根据地,地方武装力量配合八路军给予有力反击。2月21日,“第一期驻晋日军总进攻”拉开序幕,两个师团7000余人,兵分19路,南北夹攻,分路合击,扫荡士敏县。士敏县抗日游击大队配合八路军386旅16团进行反扫荡。5月24日~28日,日军再次扫荡东西峪。9月5日,士敏县、沁南县向日军发动政治攻势,瓦解日军斗志。14日,盘踞沁水县城的日伪军11人携带武器弃暗投明,受到八路军的政策性优待,对占据沁水县城的日伪军造成很大震动。11月3日,日伪军8000余人偷袭士敏县东西峪386旅旅部,却扑了个空。

1943年1月,盘踞沁水县城的日伪军扫荡沁南县冯村,遭到民兵伏击。2月,曲高游击队和沁南县游击大队摧毁驻张马日军的石槽岭据点。3月16日,士敏县抗日游击大队配合八路军386旅16团迎头痛击来自高平县和长子县的扫荡日军。

1943年3月24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架侦察飞机,飞经沁水县一带上空时,突然发生故障坠落,飞行员跳伞。盘踞在翼城县隆化镇的日军出兵前来樊村,企图抢劫盟国飞行员,当地民兵协助八路军772团前往抢救飞行员。双方展开激战,救出盟国飞行员,抢回飞机并送往樊村附近的大庄八路军兵工厂。4月3日,盘踞牛头山和仙翁山据点的日伪军,偷袭士敏县党政机关和太岳区合作工作队,3名同志牺牲,20余人被抓。4日,日军36师团3000余人合围扫荡端氏村,被太岳军区二分区部队和士敏县抗日游击大队击退。

1943年6月19日,盘踞沁水县城的日伪军100余人携带大车50余辆,企图到郎壁一带抢粮食。沁水县游击大队配合八路军772团打死打伤日伪军40余人,致使敌人未能抢到粮食。盘踞张马村的日伪军前往南阳、蒲泓一带抢粮,太岳军区四分区警卫部队在民兵配合下,痛击日伪军,解救被抓捕的民工300余人,夺回粮食3吨多。盘踞晋城、大阳、东沟、周村等据点的日伪军,时常来沁水县境内湘峪、半峪、武安、尉迟一带抢粮,遭到772团和士敏县独立大队的围困痛击,再不敢前来抢粮。7月17日,士敏县独立大队配合太岳军区二分区,进攻盘踞老马岭长达4年之久的日伪军据点,迫使敌人溃退到高平县城。至此,士敏县境内的日伪军据点全部被摧毁。

1943年7月27日,盘踞张马村长达4年的日军大野大队,被太岳军区四分区主力部队和沁南县游击大队击败,向西溃逃。中共沁南县委和沁南县政府在白桦村召开万人大会,庆祝沁南县第一次解放。

1943年10月11日,日军九路合击东西峪一带,团里村青年抗日先锋队埋设地雷伏击日军,炸死日本兵5人,炸伤2人,被士敏县政府表彰为“模范战斗村”,队长马发芝被表彰为“杀敌英雄”。22日,中共士敏县委发动群众“空室清野”,安排部署抗日游击独立营和各村民兵配合八路军反扫荡。23日,太岳军区下达反扫荡作战指挥方案,分3个作战集团全面开展反扫荡。士敏县独立营、公安队及各村民兵配合772团主力、晋北县游击大队,在晋北县和士敏县进行反扫荡战斗。反扫荡结束后,士敏县武委会在孔壁村召开表彰大会。

1943年10月份,日军再度入侵沁南县。11月13日,太岳军区四分区主力部队17团,全歼进犯上阁村的日伪军100余人,其中击毙10余人,俘获103人,缴获步枪82支、手枪5支、子弹5000余发。沁南县党政军民全力反击日军的频繁进攻,迫使日军11月下旬退出沁南县全境。中共沁南县委和沁南县抗日民主政府,在上沃泉村召开大会庆祝胜利。29日,太岳军区四分区主力部队17团在东坞岭同日伪军激战3小时,毙敌40余人。

1944年2月28日,抗日军民摧毁驻扎在沁水县夫妻岭的日军据点。至此,士敏县和沁南县境内只剩下孤零零盘踞在沁水县城内的1个日军据点。

1944年3月29日,太岳军区二分区和四分区,联合攻打日军盘踞的沁水县城,日军弃城逃窜。投靠日伪军的国民党沁水县公署和阎锡山设置的沁水县政府,以及一批汉奸,纷纷随同日军逃往翼城县和曲沃县。沁水县城第四次获得解放。至此,当时分作士敏、沁南两个县的沁水县,全境解放。

1945年8月18日,士敏县、沁南县分别在端氏村和土沃村,召开群众大会,庆祝全国抗日战争最终取得全面胜利。

蒋玉武

相关资讯

山西朔州市朔城区部分区域调整为中风险区

记者从山西朔州市朔城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了解到,自2022年10月6日起,原中风险区进行调整,现公布如下:将原家和苑小区S3、S4、A4、C1四栋楼和南街小康村,调整为家和苑中心社区所辖区域;原城区二中家属楼,调整为西关街中心社区

山西朔州有好几个县城变成了镇,下属的镇变为县城,县名却不改

我国县制变更很多,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就是A县因县城A镇而得名,后来县城迁到了B镇,县名却仍叫A县。而在山西朔州市,有三个区县都是这种情况!首先是朔州市的平鲁区。平鲁区虽然是市辖区,但与朔州的核心城区朔城区相隔甚远,建成区并不相连,实际上相当于

直击山西晋中榆次区全员核酸检测

医务人员现场对接受核酸检测人员进行身份证信息采集、扫描登记。 杨玉洁 摄医务人员现场对接受核酸检测人员进行身份证信息采集、扫描登记。 杨玉洁 摄社区居民排队进行核酸检测,现场秩序井然。 杨玉洁 摄医务工作者现场疏导接受核酸检测的社区居民。

山西晋中榆次区通报1例密切接触者在榆行程轨迹,涉便利店、超市

榆次区政府网站消息,12月25日,榆次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1例密切接触者在榆行程轨迹的通告》。通告称,12月24日,接到晋中市疾控中心转发湖南省疾控中心《协查函》,通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张某某的密接陈某某目前在该

锦绣晋都,风情山西第五十四期——榆社

关注@锦绣晋都↑↑↑定期更新风情山西欢迎免费来稿!介绍你的家乡!今日榆社晋中市榆社县榆社县是山西省晋中市下辖的,位于山西晋中南部中段,太行山西麓,浊漳北源两岸。东与左权、和顺为邻,北与太谷、榆次接壤,西与祁县相靠,南与武乡毗邻。最低海拔98

山西定襄母子二人中刀身亡嫌犯已畏罪自杀

中国网 山西 7月8早间,山西定襄警方接到报警,该地南王乡中霍村发生一起凶杀案,死者为本村村民陈某(女)及其14周岁的儿子。接到报案后,定襄县公安局局长张艮生、局长助理李卫和带领刑警大队干警第一时间赶赴凶案现场展开调查。据村民介绍,陈某的丈

山西万荣:金秋时节柿子红

山西万荣:金秋时节柿子红金秋时节,山西省万荣县汉薛镇柿子喜获丰收。如今,柿子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一项主导产业。近年来,该镇依托当地山沟坡地光照强、温差大等地理环境优势,引导村民种植柿子树,发展柿饼产业。全镇每年加工优质柿饼500余万公斤

跟着《乡约》走进如画沁水

走进沁水沁水将携手《乡约》栏目,于2019年7月4日、5日在沁水湘峪古堡进行节目录制,以《乡约》主持人肖东坡为沁水小伙、姑娘说媒啦,不光相亲而且还全方位解读沁水民俗文化特色,打造如画沁水独一无二的城市名片。沁水县,隶属于山西省晋城市,位于山

山西省高平市概况

高平市,隶属于山西省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 泽州盆地北端, 太行山西南边缘, 地理坐标东经112°40"——113°10"、北纬35°40"——36°0",东与 陵川县接壤,西与 沁水县为邻,南与 泽州县毗连,北与 长治县、 长子县相接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迈阿密游记商会资讯网兔宝宝起名网python编程教学网贵州旅游网远望谷股票行情网威克多球拍今日滨州霸王茶姬会员日博物馆资讯网石油期货行情网国际象棋培训网石钟山游玩攻略米高轮滑鞋琥珀蜜蜡网
今日晋城新闻网-晋城市历史悠久,两万年前便留下高都、塔水河、下川等人类遗址。东晋置郡,北魏置州,清置府,是一座千年古城。是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禹凿石门、商汤筹雨等神话发源地,诞生了刘羲叟、李俊民、张慎言、王国光、陈廷敬等名人。现有国家重点文保单位包括冶底岱庙、青莲寺、开化寺、程颢书院、柳氏民居、湘峪古堡、天官王府、皇城相府、长平之战遗址、羊头山石窟、中华名山析城山、太行至尊王莽岭等众多名胜古迹和自然遗产。晋城市是国际花园城市、中国花鸦动画之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黄河流域魅力城市。
今日晋城 88226.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