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山西沁水:一个不能淡出视野的古村落蒲泓村

时间:2022-10-08 13:09:34 | 浏览:615

蒲泓村,是一个身背着沧桑行走在历史长河中的古村落。地处太行、太岳、中条三大山系之间,位于历山脚下中村镇东南部,北枕傲北山、南依中条山主峰舜王坪,东接阜山,西临丹坪寨;村子的原始形成,可追溯到舜帝时期,先入为主的是杨姓,清朝康熙十三年,郑氏家

蒲泓村,是一个身背着沧桑行走在历史长河中的古村落。地处太行、太岳、中条三大山系之间,位于历山脚下中村镇东南部,北枕傲北山、南依中条山主峰舜王坪,东接阜山,西临丹坪寨;村子的原始形成,可追溯到舜帝时期,先入为主的是杨姓,清朝康熙十三年,郑氏家族由沁水县土沃乡下沃泉迁居而来,王氏家族因兵荒马乱丢失家谱,迁居时间无法考证;蒲泓村坐北朝南,除北面靠山而建外,东、南、西三面绿水环绕;村前因河流冲刷形成的地貌,站于北部山脊向东俯瞰,犹如蛟龙探水;立于东岭朝北平视,又如凤凰开屏;不论在《易经》学还是在战略位置上,此地都是一块不易多得的风水宝地。


蒲泓村三易其名,开地立村时,因村子北面乱石滩中,有一个石头孔,每天清晨都会喷射出一股浓浓云雾,村子的对面山上也有一个石头孔,叫“老巴洞”,在同一时间内,每天清晨从洞中也喷射出一股云雾,两团云雾相对应对接在一起,像一卷幕帘棚在村子上空,根据这个奇特的自然现象,起名为“棚雾村”;随着朝代更迭,村中呈散状形的七颗小槐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树体粗壮、枝繁叶茂,成为村子的一道亮丽风景、一张独一无二的名片,借古槐兆吉祥之意,村子更名“七槐村”;宋朝太平年间,村里出了个“一乡进士”,名叫郑琬,衣锦还乡后,他看到家乡遍地长满蒲草,香气四溢,见景生情,他希望自己家乡能像蒲草那样清香、像泓水一样源远流长,随即同村里商议,再次更改村名为“蒲泓村”。


放眼蒲泓村,绵绵青山环抱四周,沟沟岭岭、一草一木都装满了神奇传说和美丽故事。尤其是村南半山腰有一块地方,自古以来,村民习惯称之为“羊蹄坡”或者“石娥坡”,一个传说 两种版本。


一说舜帝爱民如子,全村百姓要在历山为他修庙塑像,通往历山顶的路只有一条羊肠小道,沟深坡陡,凭人力运送建筑材料耗时又危险,有个羊倌想出了一个动用畜力作为运输工具的好办法,借羊爬坡能力超强这一特性,在每只羊身上搭载两块砖或四块瓦,只要羊的数量够多,按时备料就不是问题;村南那道石板坡是通往历山的必经之地,当负重羊群走到这段路的时候,恰是正午时分,那天的太阳出现异像,烈烈如火,山坡石板烤成了软泥形态,羊群从上面经过,蹄子陷进石泥窝里无法走动,急的羊倌跪地向天祈祷;也算灵验,顷刻间,乌云密布、大雨如注,气温骤降,石板的硬度又恢复原状,羊群拔腿走了,地上却留下了密密麻麻的羊蹄印。


另一个传说是:赶羊上山的是舜帝时期善射的后羿,那天的烈日并不是一轮,而是十个,后羿拉满弓箭,射下九个太阳,才降低了气温、救下了羊群;当地百姓拥护他,并选他当了部落酋长,嫦娥因爱慕他的才华,后嫁给后羿做妻子,因嫦娥偷吃仙丹奔向月宫,在广寒宫里倍感寂寞;一天,她在月宫看到了后羿射日的石板坡,触景生情,又想起了她和后羿在人间的快乐,于是悲从中来大哭了起来,怀旧的泪水落满石板坡,化作成朵朵“石娥”;从此后,当地人还常把石板坡上石娥用钻子取下来放进自家水缸里,说是具有净化水质消除病菌之功效;这就是“羊蹄坡”与“石娥坡”的来历,时至今日,石板坡上的羊蹄印迹和石娥花儿,仍然清晰可辩,成为历山脚下一道美丽风景。


古民居风格与寺庙文化

蒲泓村,地处历史长河中“晋豫古道”中段,西通陕西、东达中原,自宋朝至明清,商帮南来北往,带来了文化交流,也给蒲泓带来了经济繁荣,那时蒲泓村至对面的石务村一公里之间,就设有四个“古道驿站”,尝若闲步穿越蒲泓的幽谷松林,那长满青苔的悠悠小径古道,总让你有种侧耳犹听马铃声的欲念;古商道的繁忙也带来了佛教的传入,据寺中碑志记载,福胜寺,始建于宋代治平年间,因东京相国寺高僧云游名山,坐化于蒲泓村东面古松之处,是年其门徒化缘来到此处,见四周山脉地势皆通灵性,随即决定募资修建庙宇以传佛法,以教化村民积善行德,为遵循“富贵在于善,名胜在于时”之教义,故起名“福胜寺”。


寺院整体建筑,气势辉煌,从中轴线上依次坐落着山门、天王殿、舍利塔、观音殿、大雄宝殿以及两侧厢房等附属建筑,总体布局为一进三院;前有山门,东室供奉文昌爷、西室供奉药王爷;寺院大门口左右两边各立一尊把门金刚;进入前院,门头一块木匾,上书“老松古寺”,苍劲且庄重;天王殿的一幅四大天王壁画夺人眼目,一个弹“勾魂琵琶”、一个舞“青龙白狐”、一个持“降魔宝剑”、一个挥动“乾坤宝伞”;中院左楼上,凌空悬挂一口重达999斤洪钟,音传数里,右楼上,四根木架支撑起一面牛皮大鼓,声震四方;院中修有舍利塔一座,高十三层角挂风铃,塔底修有暗室,有阶梯与塔顶相连,深不可测;后院南边为观音殿,内供菩萨金身,四周悬空泥塑《西天取经》场景浮雕,师徒四人,个个栩栩如生;最后一院,便是大雄宝殿,宝殿正中,一尊巨大的释迦摩尼佛像盘腿打坐在莲花台上,东西两厢排列站立着十八罗汉,形态各异,活灵活现。庙外山门立柱的石蹲上刻有诗文:


相国高僧化鸠工,笑生阜山莲花中。

百日曾闻砖木响,九九重阳开佛堂。


诗中可见门徒是为坐化的师父而建;另一石蹲上的诗云:


山外青山楼外楼,灵性涌动地势优。

百日落成迎佛降,佛事空前展盛况。


从这首诗中仿佛可以看见当年福胜寺的香火多么旺盛。时至崇祯五年,时局动荡,遍地烽烟四起,福胜寺也没能独善其身,大多建筑在兵荒马乱中遭到破坏,40余名僧人游走他方,只留下立洞弟子一人。从五岁起就出家福胜寺为僧的张性仁,蒲泓村人,法号比丘慈泉,清顺治元年,云游研学回归寺院,和立洞师徒二人,到处化缘,先后建造修复了观音殿、钟楼、山门、佛塔等建筑,使荒废多年的福胜寺,恢复了往日盛况;然而,抗日战争胜利的前一年,当沁南抗日高级小学由涧河村迁移到福胜寺后,100余名小学生在“破除迷信”的口号下,砸了寺庙的神像、铁钟、香炉等诸多古文物;福胜寺几度遭劫几度修复,它所经历的磨难坎坷总与蒲泓村的在历史上的沉浮荣辱息息相关。


坐落于村东的关帝庙,距离福胜寺不足百米之遥,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比福胜寺晚了六个朝代,关帝庙坐南朝北,庙南正中修建戏台一座,戏台东西两面各开一个大门,戏台对面是供看戏的七间敞棚,由12根木柱支撑着,前面六根木柱下面的石墩上,分别雕刻着狮子、大象、花瓣图案;通过敞棚就是献殿,献殿的中央是关爷掌殿,塑有关公金像,帝冠龙袍、凤眼蚕眉、红颜长鬓、威风凛凛;按剑的关平站左,持刀的周仓立右;关帝殿的两侧,东室为财神祠,供奉财神赵公明,顶盔披甲、墨面浓须,右手持铁鞭、左手托元宝,身跨黑虎,四周拥堆金银宝珠;西室是蚕姑殿,塑有神像三尊:西陵氏嫘祖、黄道婆、马头娘。


这三位被后人尊拜为蚕神,必有故事渊源;马头娘,原是一位戍边将士的女儿,家中只剩下她和一匹马,因对父亲常年思念,有一天她对马儿说:“马儿呀,我很想念我父亲,如果你能把我父亲接回来,我就嫁给你。”马听后,竟然狂奔而去,果然将她的父亲接了回来,父女相见,分外高兴,早已忘记了当初对马的许诺;马不能忍受她的食言,只要见到她就踹蹶子嘶叫,父亲疑惑的追问缘由,女儿如实说了事情经过,父亲听后,怨恨马的非分之想,一怒之下,杀了马剥了皮,当女儿路过放马皮的地方时,马皮忽然掀起来紧紧裹住了他的女儿,飞向半空,落在一颗桑树上,待父亲赶去救女儿时,拨开马皮一看,女儿已化作以蛹春蚕。


玉皇大帝得知此事,便把女儿收回天庭,人们因此称她为马头娘;嫘祖,原是轩辕皇帝的正妃,四千年前,嫘祖父母双双患上重病,嫘祖每天要到山上给父母采摘吃的东西,能吃的东西越来越少,嫘祖急的大哭,玉帝得知她是孝心所为,随派变成蚕的马头娘下凡到人间帮助嫘祖度过难关,蚕把桑树上的叶子吃光,留下桑葚让嫘祖采摘孝敬父母;有一天嫘祖也病了,村里姐妹在她摘过的桑葚树上,采了很多白色的东西送给她,她咬不动,想煮熟吃,在热锅中她随意搅动了一下,发现筷子挑起来的是一根线头,一个茧就是一根丝;她想这东西不能吃,是不是可以织在一起穿呢?她把想法告诉了黄道婆,她们一起研究,终于织成了锦,发明了丝绸。嫘祖被选为皇妃后,就在全国推广开来,也因此嫘祖、黄道婆、马头娘被后人供奉为蚕神。蒲泓村的东南角坐落着一座姑姑庵,和福胜寺、关帝庙处在一条直线上,规模最小,一进两门,院内北房塑有姑姑像,南房为尼姑住所,姑姑庵,就是尼姑在此活动的场所。


可见,蒲泓村的庙宇文化,是由“一庙一寺一庵”构成的宗教格局。蒲泓村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建筑风格仍然延续北方的四合院式样,多以砖木结构为主,保存完整的古民居院落有外头院、里头院、前头院、马底院、房后院和上道院;每个门头上几乎都雕刻着“乐善居”“瑞凝南山”“克勤克俭”,从这些门匾上可以看出村中历代受到佛教的影响有多深厚;最能突出文化底蕴的古民居,是修建在村子西北上道的一进十三院,门门相通、院院相连,共有出口四道,其中以“晖迎门”为主,在“围相院”门楼上有一门匾,上书“一乡进士”四个大字,郑琬就是村里考中的进士之一,从这个大院走向仕途的,清朝康熙三十五年,郑采宣又一次为郑氏家族挣得荣光,高中进士,任都察院经历。历山腹地的所有村落,因受舜文化影响,几乎村村都有舜帝庙,未建舜帝庙的村庄非常少见,蒲泓村算一个不建舜帝庙只建关帝庙的古村落,也许这个古村落在古代崇文更尚武吧?这是从蒲泓的古民居文化和寺庙文化衍生的一个疑问,有待进一步考证。


当年雄风今犹存

蒲泓村,四面环山、沟壑纵横、森林茂密,即便于隐蔽又利于攻防;此地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利于提供后勤保障;因具有极佳的战略位置,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爆发后的1939年11月,国民党第十四军由军长陈铁率部入住沁南地区,军部就设在蒲泓村;同年12月18日,张村人吉彦贞,原是我党抗日组织“中村三区”助理员,因思想反动受到区委处分,为此心怀不满,加入反动组织“三青团”,报复共产党抗日组织,勾结国民党十四军军长陈铁,密谋突袭沁南抗日三区中村区公所,砍伤三区区长王维岳(中村北庄籍)等抗日将士,连续数日,先后出动大量兵力摧毁了蒲泓、下川、南阳等8个村的牺盟会和抗日村公所,扣押和打伤抗日村干部30余人,沁南地区各村抗日政权遭到了极大破坏,共产党员们被迫转入地下,做着秘密工作;直至1941年5月,日军集结10万兵力向中条山发起“闪电歼灭战”,国民党军队溃退,十四军才撤离蒲泓村。


为了尽快恢复沁南党组织,中共条东地委于1941年2月,任命李永茂(松峪籍)为中共沁南地下县委书记,到沁南地区开展党的工作,李永茂装扮成商人,在蒲泓一带秘密发展党员,建立地下抗日组织;为了适应抗战需要。1942年1月31日,中共沁南县委在历山顶老疙瘩村成立,李永茂任县委副书记,着手恢复一批基层党组织,同年2月,经晋豫边委批准在南阳村成立了沁南抗日县政府,不久就任命王维护岳为县长,沁南抗日县政府在县长王维岳领导下,除了打击日寇,同时还开展了锄奸、剿匪等工作;为了彻底粉粹日军疯狂扫荡,1944年春天,沁南抗日县政府迁居到蒲泓村。


蒲泓村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沁南抗日县政府领导军民开展工作的最佳选择地,一是沁南县委副书记李永茂曾在这里工作过,群众基础好、抗战热情高;二是本村村级组织健全,武委会的民兵训练有素、能打善战;三是“福胜寺”是沁南抗日高小校园,师生人员多,文化高,素质强;四是八路军南进支队十七团,当时恰在蒲泓安营修整,战斗力极强,本团团长尤太忠更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红军。沁南抗日县政府和十七团紧密配合,动员村里百姓,在蒲泓村南岭上开挖战壕2000余米,向西延伸到沙腰村山梁顶,与历山相连;向东延伸至阳辿、涧河两河交汇处的断崖边;居高临下的环形战壕,就是将士们的千里眼、顺耳风,日军只要经过这里,全在八路军的监视之中、射程之内,守住蒲泓,就守住了沁南抗日根据地的绝大多数地区,十七团和县大队战士利用战壕,与日军进行了无数次激烈战斗,狠狠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为彻底把东洋鬼子赶出中国做出了贡献。


沁南抗日县政府在蒲泓领导军民抗击日寇期间,沁南县各村热血青年踊跃报名参军参战,仅蒲泓村就有16位青年弃农从军,跟随大部队南征北战,奔赴祖国的四面八方,在各个战场上先后牺牲了6位同志。1946年夏秋之间,人民解放军陈赓兵团在晋南打了几个漂亮胜仗,消灭了国民党“天下第一旅”和三十一旅,部队在晋东南修整;曾在蒲泓抗日高小八班毕业的张克,已经升任陈赓兵团十三旅教导大队的教务主任了,张克回到蒲泓母校,做了一次参军动员大会,尚未毕业的靳兵煊、张书信、李学新等人,随即告别福胜寺,跟随张克参加了解放军,跟随部队过黄河、战淮海、渡长江、进西南,全国解放后,又在云南边境剿匪七年,他们为新中国成立立下卓越功勋。


揭开一段尘封的记忆


75年前的1946年早春,沁南蒲泓高小校园内,曾经发生过一起骇人听闻的所谓“反特”事件,在这起惨案中,有两位教师含冤死去,一位因过度恐惧跳井自尽,一位因难以承受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摧残跳入茅坑自杀以求解脱,一位年仅16岁学生,被悬梁吊打而亡;当然还有很多深受伤害的人,发生事件的地点偏又在佛教圣地福胜寺,让人唏嘘让人叹!


李佩旭中村人,中学毕业后,在中村高小任教,作风正派、为人谦逊、治学严谨,被学生奉称为楷模的好老师。1945年调到蒲泓高小任语文老师,训导处干事梁广义和李佩旭对门而居,梁广义为人不尊,言行举止有失身份,在全校师生中影响极坏。


梁广义做事心虚,怀疑李佩旭在背后说他坏话,为此对李佩旭怀恨在心,总在找机会给李佩旭罗列罪名,加以迫害,意图报复。平日里,梁广义把学校内外发生的一些似是而非的事和社会上的一些流言蜚语,强加到李佩旭头上,村里一位女学生被狼吃掉的事,梁广义也诱导一些无知学生把事情扩大化栽赃到李佩旭身上。如果说这些捕风捉影的事只是梁广义迫害李佩旭的导火索,那么1946年正月,蒲泓高小全体教师集中去县城学习的时间段,就成了迫害李佩旭的燃爆点。


这个时间段里,蒲泓高小就剩梁广义独揽大权,他借“学习时事、分班讨论”之名,诱导动员学生给梁广义提意见,一个学生不明梁广义的阴谋,就随意提了一条,李佩旭外甥李德煜说那个学生提的意见不是事实,气急败坏的梁广义把矛头直接指向学生李德煜,当天晚上,梁广义把学生集中到一个房子里,逼问李德煜为什么包庇李佩旭,年幼无知的李德煜无法回答,梁广义就指派手下人脱去李德煜棉衣棉裤,双手吊到房梁上,直打到血肉模糊,晕死过去。


第二天,梁广义又把李德煜拉到会场,逼问李德煜,让他说李佩旭是不是国民党特务,是不是“三青团”,张允娴,是本校唯一的女老师,她家里人在掏茅坑时捡拾过一把生锈的枪,曾让李佩旭送到上峪兵工厂代其修理,梁广义也说此事是搞暗杀活动的证据,逼李德煜承认,在吊、烙、烫等酷刑下,李德煜违心的做了伪证,才侥幸躲过一劫。


中村村的刘培思、李树昌、李树福等几个同学,在学校开学还未报到的一天,就被外地来的同学五花大绑押到福胜寺,当晚就集中到学校训导处,梁广义逐个进行审讯,仍然采用木棍打、火柱烙、铁锹烫等酷刑,十几个同学无一幸免,几乎人人重伤,惊恐万状、胡言乱语,另一间房子里传出李树福的惨叫声,天亮时分,懵懂少年李树福就这样永远闭上了眼睛,定格于十六岁。


梁广义威逼利诱利用这些屈打成招得来的所谓“证据”,指使他人去县城,把还在县城学习的李佩旭、张允娴(女)两位老师押解回蒲泓高小逼供,张允娴,一个弱不经风的女子,在那种特殊情况下,极度恐惧、心理崩溃,跳入途中深井自杀。


李佩旭回到学校后,梁广义对他昼夜进行折磨,李佩旭在精神、肉体双重摧残下,为求解脱,趁如厕之际,跳入茅坑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然而,丧心病狂的梁广义,又把他的尸体打捞上来,搬移到蒲泓河滩,不明真相的人用带来的锄头和刀具乱砍乱剁,最后又用柴火焚烧了李佩旭老师的尸体,真是触目惊心、惨不忍睹。


六四“反特”运动,是梁广义一手制造的一起惨案,给多少家庭和少年的心灵造成了永远难以挥去的阴影,这一冤假错案,是蒲泓这个古村落不堪回首的一段岁月,也是蒲泓和中村人们心中的一段疼;斯人已去、英年早逝,虽然在1997年9月12日,沁水县委信访办公室发出了对这场冤假错案的平反决定,但并不是句号,只有还原历史真相、以史为鉴,记取以往教训,才能教育后代、启迪后辈,开创未来。


奏响古村演变进行曲


蒲泓古村,背负了太多的厚重历史。有从宋朝就开始修建的宗教建筑,有至今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沁南县抗日高小旧址。即是沁南县抗日军政大学的前身,也是点燃了革命火种的红色老区。


清朝在这里设蒲泓里、1956年设蒲泓乡、1961年改设蒲泓大队、1984年改为蒲泓村民委员会;在历届村支两位带领下,干部和群众团结一心,相应党的号召,依托本村资源优势,硬化了村内道路,修复了文物古迹福胜寺,创办了日间照料中心,整治了村内人居环境,村政面貌焕然一新。


2020年,中村镇开始实施并村规划,东片区冶内、石务、蒲泓三个行政村合并到冶内村办公,改成“冶内村民委员会”,原蒲泓退休的老支书、新乡贤王燕翔,出于对蒲泓深厚文化保护的信念,以一个党员应有的责任与担当,奔走呼吁,政府采纳了他的建议,改“冶内村民委员会”为“蒲泓村民委员会”,办公地点设冶内村。


2021年,新一届村支两委班子,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文化育人、依法治村、创业为民、转型富民”为理念,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力争在本届任期内创办一个“土地专业合作社”、完成一项煤层气入户工程;用担当做笔、使命为纸,谱写振兴蒲泓的新篇章。(王春林)




来源:沁河

相关资讯

探访山西沁水历山古村落:触摸农耕文明印迹

山西沁水历山腹地,散落着数量众多的古村落。 高瑞峰 摄中新网晋城9月30日电 题:探访山西沁水历山古村落:触摸农耕文明印迹作者 高瑞峰 牛泽菁 郭艳芳间或鸟鸣,惊扰着南渠村的宁静,木、石、瓦等构筑而成的民居掩映林中。南渠村依山而建,青石铺路

山西沁水:一个不能淡出视野的古村落蒲泓村

蒲泓村,是一个身背着沧桑行走在历史长河中的古村落。地处太行、太岳、中条三大山系之间,位于历山脚下中村镇东南部,北枕傲北山、南依中条山主峰舜王坪,东接阜山,西临丹坪寨;村子的原始形成,可追溯到舜帝时期,先入为主的是杨姓,清朝康熙十三年,郑氏家

「2022中国·山西(晋城)康养产业发展大会」沁水:生态康养绘新颜如画沁水惹人醉

杏则村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南阳村入围山西省乡村旅游振兴示范村;全县康养旅游接待游客350余万人次,收入突破了6亿元大关,并入选“第六批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名单,荣获“中国低碳旅游县”“中国生态魅力县”等殊荣……近年来,沁水县

国庆特辑|游走晋城千年古村——沁水篇

盼着盼着国庆假期终于来啦在繁华和喧嚣之中你或许不知道在你生活的这方热土上隐藏着一些古老的村落依然保持着那份独有的韵味何不趁着假期,放慢脚步远离喧闹的城市去探寻一丝静谧国庆长假期间太行日报微信公众号推出“国庆特辑—游走晋城千年古村”带您一起去

沁水县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的刘某某贪污、受贿等案被沁水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

日前,沁水县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的刘某某贪污、受贿等案,沁水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处刘某某有期徒刑十七年六个月,并处罚金50万元,刘某某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晋城市中级人民法院于近日作出二审判决,判处刘某某有期徒刑十五年六个月,并处罚

山旅晋城,第五站,沁水县——“千年古县如画沁水”

它地处晋豫两省交界处,位于太行、太岳、中条三大山系衔接处,隶属于山西省晋城市,在中条山东北,沁河中游。境内山峦连绵,沟壑纵横。它历史悠久,自古就有女娲补天、舜耕历山的传说。这些动人的传说又为它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它于70年。代被发掘出的“

山西长治最美10处古村落,太行山脉深处上党古韵飘香

山西,长治。古称上党、潞州、潞安等。原为潞安府府治所在县名,得名于明嘉靖八年,取“长治久安”之意。地处晋东南,晋冀豫三省交界,全境位于由太行山太岳山环绕而成的上党盆地中。在历史时光的更替中,这片独特的水土间,保留了大量美好的古村落,独特的上

山西晋城市14个全国重点镇,城区仅1个,沁水、陵川、高平各有3个

晋城市是山西省南部地区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晋豫两省交界地区,其版图比较圆润,东部较尖,西部较平缓,呈鸡蛋的形状。晋城市区就建在太行山北麓的晋城盆地之中,周边群山环抱,全市幅员面积9490平方公里,下辖城区、泽州县、阳城县、沁水县、陵川县和高平

山西沁水、沁源、沁县、武乡、长子5县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1晋城沁水县、长治沁源和沁县位于太岳山脉的东坡,县城海拔在1000米左右,县域多低山。武乡县位于太岳山与太行山交汇处,长治盆地的北坡,县域多丘陵。长子县位于长治盆地的南侧,平原多于山地,地形条件最好。长子也是离市区最近的县,只有

产煤大县山西沁水“风光水气”多能组合破解能源传统路径依赖

山西沁水利用风能、光能、水能、煤层气(瓦斯)资源,“风光水气”多能组合,优化能源供给结构。 沁水县能源局供图中新网晋城8月25日电 (高瑞峰 牛泽菁)“目前,全县共有5个太阳能发电在建项目,总装机容量580兆瓦,预计今年底将全部并网发电。”

山西沁水建设京津冀储气调峰基地

2022年,山西沁水煤层气抽采量预计突破40亿立方米。 沁水县能源局供图中新网晋城8月25日电 (高瑞峰 牛泽菁)“去年,全县煤层气抽采量达到35.4亿立方米,煤层气产量、增量、新增钻井位居全省第一;今年,煤层气抽采量预计突破40亿立方米,

干出新样子建功新时代——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政协工作回顾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党和国家事业进入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十年,也是政协系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忠诚履职的十年。沁水县政协始终坚持人民政协性质定位,紧紧围绕全县发展大局,着力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

牢记嘱托山西答卷·晋城篇|沁水县“风光水气”多能组合优化能源供给结构

来源:【太行日报-晋城新闻网】“目前,全县共有5个太阳能发电在建项目,总装机容量580兆瓦,预计今年底将全部并网发电。”沁水县能源局新能源产业负责人豆红忠介绍。近年来,该县抢抓机遇,加紧实施控煤减碳工程,加快“风光水气”多能组合互补发展,持

山西沁水:邀老乡回故乡建家乡

人民网太原12月23日电(张婷婷)“花是故乡的美,人是家乡的亲,月是故乡的圆。”12月23日,沁水县第三届“邀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创新创业暨“乡‘沁’相约·商赢四方”招商引资主题活动在太原举行。沁水县诚邀在外游子、商界朋友欢聚一堂、畅叙乡

沁源、沁水和沁阳,都带沁,两个在山西,一个在河南

有很多县的名字里面都带个沁字,比如说沁阳、沁水、沁源等等。其中沁水和沁源都是属于山西省管辖的,但是沁阳县则隶属于河南省。那么这个沁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沁,指的就是沁河。是黄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山西省平遥县黑城村,还

友情链接

网址导航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书法艺术官网龙虎山旅游攻略去哪儿旅游资讯网NBA赛程网云南旅游网宝马汽车之家速度与激情10影评网安溪铁观音官网纪梵希奢侈品德阳今日新闻网重庆交友相亲网飞科剃须刀评测网保洁服务网显卡排行榜网潮州新闻头条网
今日晋城新闻网-晋城市历史悠久,两万年前便留下高都、塔水河、下川等人类遗址。东晋置郡,北魏置州,清置府,是一座千年古城。是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禹凿石门、商汤筹雨等神话发源地,诞生了刘羲叟、李俊民、张慎言、王国光、陈廷敬等名人。现有国家重点文保单位包括冶底岱庙、青莲寺、开化寺、程颢书院、柳氏民居、湘峪古堡、天官王府、皇城相府、长平之战遗址、羊头山石窟、中华名山析城山、太行至尊王莽岭等众多名胜古迹和自然遗产。晋城市是国际花园城市、中国花鸦动画之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黄河流域魅力城市。
今日晋城 88226.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