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8 13:48:40 | 浏览:418
漫步晋城街衢,一条条道路宽阔通畅,一个个公园美丽宜人,一栋栋高楼鳞次栉比……晋城市像一颗镶嵌在太行之巅的璀璨明珠熠熠生辉。
近年来,晋城市按照“老城新城一体两翼,泽州城区协同发展”的城市空间战略布局,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率推进,大力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城市正变得天蓝、地绿、水清,宜业、宜居、宜游,市民获得感和幸福感与日俱增,美丽晋城城市建设正在迎来新时代。
“老城”改造焕发生机
青砖黛瓦、旧街灰墙、青石甬道、墙绘浮雕……
去年10月1日,老城区南大街立面改造工程经过7个月的修缮后正式开街运营。这是晋城市老城更新与保护中的一个缩影,也是一个承载着晋城人历史记忆的崭新城市名片。
晋城市老城始建于唐贞观初,距今有1400余年的历史。近年来,晋城市区规模快速扩展,城市面貌显著改善,但老城区仍存在交通拥堵、出行不便、环境脏乱差等问题,不仅影响晋城整体形象,也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老城的更新与保护势在必行。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2018年,晋城市着眼群众所需所盼,根据中心城市发展实际启动老城更新与保护工程,工程占地面积1.7平方公里,建筑面积近200万平方米,其中棚户区面积约85万平方米,涉及3个办事处14个社区,常住人口8117户25809人。
拆迁是老城更新与改造的重头戏,关系到群众的现实利益,也是群众最为关注的焦点。面对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的局面,晋城市以党建为引领,党员干部走在前,干在前,拆在前,确保征拆工作顺利推进。23个动迁组、300多名动迁人员充分发扬“5+2”、“白+黑”的工作作风,反反复复给群众做工作、讲道理,用真心真情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不计其数!不厌其烦!每天早上七点多到岗,深夜十一二点下班已成为工作常态。”一位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回忆说。
本着对群众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和工作态度,严格规范征收程序,严格落实公示、公开、上墙等各项制度。从方案公示、安置房选房、序号发放、协议签订、安置补偿、房屋验收等各个环节,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所有资料全部上墙公示,逐项落实,阳光操作。同时,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政策补到位,所有补偿均按征收方案执行,真正实现了公平征收、文明征收、和谐征收,最大限度地争取了群众的支持和配合,实现了‘要我改造’向‘我要改造’的主动转变。不到半年时间,城区就完成3400户、43万平方米拆迁任务。
北街办事处西后河社区被拆迁户原水仙深有感触地说:“政府在拆迁中坚持一碗水端平,维护了群众利益,我们必须给予支持和配合。
破旧与立新并举。2019年,城区本着“改善居住条件,优化生活环境”的目标,同步推进房屋征收、安置房建设以及以东大街、西大街改造,景德路、景忠路建设,东河、西河治理,景德桥公园、景忠桥公园修建,东滩会、西滩会恢复为核心的“五个二”工程建设,既要弥补历史欠账,又要确保老城居民能够早日回迁。目前,一期工程征收拆迁基本完成,“五个二”工程进展顺利,东西大街道路改造工程进入扫尾阶段,景德路、景忠路具备通车条件,安置回迁楼主体已经封顶。
随着老城更新与保护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老城区正在告别昔日的脏乱差,实现旧貌变新颜,一个老城新生的美丽蜕变正悄然进行。
新城建设日新月异
八月的晋城,骄阳似火,与这温度一样火热的,还有如火如荼建设中的丹河新城。
8月4日,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多个工地塔吊高矗,机械轰鸣,挖掘机、运输车往来穿梭,施工人员头戴安全帽正忙着施工……数月不见,原先的乡村民居已被在建的高楼大厦所代替,丹河新城日新月异的变化,让人有一种“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感慨。
丹河新城建设是晋城市构建“一体两翼”发展战略的宏大手笔,也是谋划未来发展的重大举措。金村起步区作为丹河新城率先建设区域,规划面积13.5平方公里,承载着构建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导入特色产业、吸引人才聚集等功能。目前,金村起步区规划项目88个、总投资358亿元。
去年的丹河新城,还只是一张蓝图。一年来,市委、市政府敢闯敢试、先行先试,1天完成丹河公司注册,3天完成公司组建,70天完成起步区7个村、2600户、63万平方米的征拆工作,先后5批次开工项目52个,总投资296亿元。特别在项目前期建设中,实行领导包项目,干部包工地,工程建设蹄疾步稳,丹河新城创造了10天完成测量、10天签订协议、10天拆平房屋令人惊叹的“丹河速度”。
为加大项目建设推进力度,丹河集团启动了“三推进一问责”机制,即职能部门层面、丹河集团层面、项目管理组层面工作推进机制和问责倒逼机制,并成立丹河集团项目建设工作领导组,由董事长任组长,下设8个专项工作组,与原有的项目管理组相互协作、同向发力,形成了“建设领导组统筹推进、专项工作组服务保障、项目管理组精准对接”的项目建设推进机制。针对项目管理、推进中存在的问题,集团明确解决路径、完成时限,全力将整改落实工作抓细抓实抓到位,推动项目建设高质量发展。问责倒逼机制则对按月不达进度的相关责任人给予相应处分。
“各施工单位正全力以赴推进各项工程建设,预计9月底,丹河新城将实现‘路成、水成、树成、形象初成’”。丹河集团工程建设部部长高军朝告诉记者。
目前,党纪教育基地主体全部完工、商务中心基坑土石方工程完成,学苑街、金村大道南段、珏山路3个项目基本完工,晋城一中丹河校区首栋教学楼、泽州一中新校区首栋宿舍楼已经封顶,晋城市委党校读书楼已进入主体施工,14栋回迁楼年底有望封顶,丹河全流域生态治理提升工程已完成凤栖湖及周边景观建设,北石店河综合治理、三涧河综合治理2个项目河道改造基本完工正在进行景观绿化,文化创意产业园部分主体完工,电力廊道迁改项目投电运行…… 一座现代、生态、宜居、低碳的新城正悄然崛起。
夯实基础 提升综合能力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于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晋城市不断加大道路交通、公用事业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全市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道路是一个城市的命脉,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础。晋城市去年大力实施城市通畅、通顺、通道“三通”工程,22项工程先后竣工。景西路、黄华街、畅安路等街道拓展延伸,拉大城市框架,加强了主城区与南村片区、北石店片区和巴公片区的联系,提升了城市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太行路、凤东路、山门街一期、崇实街和司徒路建成通车,为道路沿线学校、商品房和保障房小区市政设施配套创造了条件,带动了周边区域发展;塔东街、祥云街、文化路中段、金建街建成通车,畅通了区域微循环,进一步改善了东南片区、政务中心周边和商业区出行环境,缓解了局部交通拥堵。
与此同时,积极开展城市“双修”,城市道路品质显著提升。去年,利用短短两个月时间,完成文博路、红星街和建设南路城市双修改造,让老旧道路焕然一新。新市街、南大街升级改造,改善了老城区居民出行条件,中原街改造实现双向八车道临时通车,建成了全省最长的地下综合管廊。高铁站站前广场地下车库工程主体完成,丹河快线“1+3”土方工程完成总量90%,桥梁工程进展顺利,预计10月底具备通车条件。
随着城市道路的不断延伸、改造,一条条城市“血脉”越来越通畅,老百姓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提升。家住限价房小区的小王告诉记者:“以前去鼎秀华城小区,只能走白水街,现在通了祥云街、山门街,比过去方便多了。”
公共事业发展是一座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以来,晋城市围绕补齐城市短板,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占地面积6.5万平方米,全市规模最大的金凤凰广场十一前建成投入使用。在主城区中小学校园、医院、广场和公园等人流量大的区域新建10座人行天桥,为方便市民出行、保障交通安全优化了环境。扎实推进厕所革命,主城区新建公厕14座,全市共75座公厕投入使用。文化艺术中心主体完工,开始室内外装修。市人民医院易址扩建项目正在进行门诊医技楼和住院部主体结构施工,年底完成主体工程。
2020年,晋城市实施的主城区19条道路建设改造等城建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项目推进的鼓点更加激越,新的交响曲已经奏响,晋城市城市建设的新画卷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站在新的起点,晋城市正朝着建设“宜业、宜居、宜游,晋善、晋美、晋城”现代化新型城市的目标奋力前行,美丽晋城城市建设的新时代必将使“太行明珠”更加更加璀璨夺目。(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
漫步晋城街衢,一条条道路宽阔通畅,一个个公园美丽宜人,一栋栋高楼鳞次栉比……晋城市像一颗镶嵌在太行之巅的璀璨明珠熠熠生辉。近年来,晋城市按照“老城新城一体两翼,泽州城区协同发展”的城市空间战略布局,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率推进,大
巍巍太行势高险,沁水清泉润田间,帝师拳师富士康,煤炭铁矿小香港!今天咱们就聊聊山西晋城市得名的那些事。晋城风景晋城舜帝遗迹山西省晋城市是华夏文化发祥地之一,新石器时代便留下高都遗址。是女娲补天、愚公移山、孔子回车等传说发源地。是清朝文渊阁大
来源:舟山日报-舟山网下一步将做好“加速油气交易期现合作、深化浙沪洋山区域合作开发、推动甬舟一体化合作发展”等八篇文章昨天上午,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周年浙江省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在杭州举行。启动仪式上,获先进集体的岱山县发改局及我市的韩
| 作者: 中国摄影报社 | 责任编辑: 陈勇 | 来源: 中国网图片中心 晋城古称建兴、建州、泽州、泽州府,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晋城是中华文明之城,文物遗存历史完整、数量丰富。全市有不可移动文物6601处,每平方公里文物0.7处,文物数量和
晋城为什么被称作晋城?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作为一个晋城人,自然有必要对这些历史常识有一些简单的了解。今天,咱们就来讲一讲“晋城”这个名字的由来。内容来源于网络编辑:杨柳
初夏的定陶,生机勃发,万物并秀。在全区人民铆足干劲建设大市新区的征途中,好消息不断传来,2019年一季度,定陶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7亿元,同比增长11.9%,增幅位居全市第一位;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2%、14.5
2月21日,忻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忻州市代市长李建国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回望本届政府的奋斗路,忻州坚定扛起“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历史使命,锚定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不动摇,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化解
黄冈日报讯 (记者熊庆萍)3月21日上午,市委书记张家胜赴黄州区堵城镇、路口镇、陶店乡、陈策楼镇调研规划建设等工作。他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扛起建设鄂东省域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政治责任,围绕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以推进中心城区扩
卧龙区“四化”同步推进城乡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20年12月26日,南阳市第十七完全学校建设、卧龙区新时代精英学校建设同日开工,两所学校建成后共提供学位12660个。一天诞生俩学校,开创了卧龙教育的
6月21日下午,市长薛明耀主持召开市政府专题会议,听取晋城民用机场推进情况汇报。会上,晋城民航机场有限责任公司、市发改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财政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泽州县政府负责人分别进行了汇报。近年来,我市积极对接国家部委、省直相关厅
为健全指挥作战体系,提升 “情指勤與”一体化专班实战能力,鄂州市公安局梁子湖区分局以开展 “大学习、大调研、大练兵”的活动,紧密结合安保、应急指挥调度、线索搜集研判、聚焦实战需求,高效运转指挥体系,提升快速反应能力与应急指挥处置水平,深度挖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小萍 通讯员 王栋6月22日上午,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2021年新上企业集中投产仪式在汇森科技园隆重举行。三门峡汇盛铜业有限公司、三门峡中科锐光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汇森农林科技有限公司、三门峡毕昇制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8月,该市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 64514 标箱、同比增长 25.3%,其中外贸箱同比增长 325.6%、增幅列长三角港口第 1 位。 政策扶持稳增长。针对疫情导致的陆路运输不畅,利用“港航巴士”水运平台和淮河水运物流信息管理平台,及时
水泥行业历来是污染防控的重点行业,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水泥企业面对的发展环境越来越严格。近年来,蚌埠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将环保压力变为倒逼转型升级的动力,持续加大投入,升级环保设施,推动区域环境质量改善。蚌埠海螺水泥有限公司是海螺水泥投
2020年底,博望区新城安置房四期、荣博佳苑二期A组团等818套安置房交付使用,群众欢天喜地地拿到了新房的钥匙,这是博望抓项目促发展的一个掠影。岁末年初的横山脚下,寒冷与火热并存:5G数字中心产业集聚基地、艾瑞森纳米等离子涂层设备等29个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