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康养产业发展按下“快进键”

时间:2022-10-08 14:03:47 | 浏览:408

晋城市创新实施的“百村百院”工程,进一步叫响当地“宜居宜养宜游”品牌。 本报首席记者栗美霞摄人说山西好风光,最美风光数太行。八百里太行奇山秀水,天下独绝,其精华部分密集于我省晋城市。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气候、自然、人文条件,晋城市紧紧围

晋城市创新实施的“百村百院”工程,进一步叫响当地“宜居宜养宜游”品牌。 本报首席记者栗美霞摄

人说山西好风光,最美风光数太行。

八百里太行奇山秀水,天下独绝,其精华部分密集于我省晋城市。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气候、自然、人文条件,晋城市紧紧围绕我省打造“康养山西、夏养山西”品牌目标,高质量发展以“养心、养身、养性、养神、养老、养成”为主题的文旅康养产业,大力培育文旅康养千亿级产业集群,高标准打造太行山麓江南景、山水交融花园城,做足山水、生态文章,积极探索康养产业发展的山西路径。

气候适宜,自然资源丰富

“这里天蓝、水绿,植被覆盖率高,徜徉其中,空气清新沁人心肺,简直就是天然大氧吧!”每年暑假期间,太原游客左亮都会带家人到王莽岭景区休闲度假。他说:“远离了城市喧嚣嘈杂,来一次清心洗肺的体验,感受一场‘森呼吸’的旅程,释放一下工作的压力,感觉非常好。”

晋城市作为太行板块的核心城市,发展“康养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清肺”“养身”成为康养旅游最大卖点。

晋城市处在负氧离子富集层,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1.5℃,气候温和,有着较为丰富的光照资源,旅游舒适期长达7个月。

此外,晋城市森林植被保存完好,芳香植物种类丰富,非常适宜开展森林康养体验活动。森林覆盖率达40.35%,在全省11个地级市中位列第一,高出全省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是名副其实的宜居之城、康养胜地。

可以说,得益于独特的“康养旅游”优势,广大游客到晋城旅游,是一次“洗眼”“清肺”“养身”的绝佳之旅。

区位独特,市场优势明显

晋城是山西的南大门,区位适中,交通便捷,发挥着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建成运营的太(原)焦(作)高铁和规划建设的太行山机场,使晋城尽快融入京津冀3小时生活圈和中原城市群1小时生活圈。

目前,晋城康养客源市场除了山西本地人外,还有以河南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1亿人口。为此,晋城市充分发挥紧靠河南的区位优势和适宜的气候优势,在打造避暑养生胜地方面持续发力。每年夏季,约10万河南人在晋城市旅居康养、休闲度假。

记者了解到,为方便游客出行,晋城市已开通了晋(城)郑(州)、晋(城)焦(作)、晋(城)济(源)跨省城际公交,对“城际、城市、城乡、镇村、旅游”五级公交全部实行一元票价。而“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的全线贯通和太郑高铁的通车,更为晋城康养产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晋城市文旅局局长王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晋城既有深邃厚重的历史文化,又有雄奇秀美的太行山水,更有体量巨大、价值极高的明清古堡群,是发展康养产业的绝佳之地。下一步,晋城市将在“康养+养老”“康养+旅游”“康养+医疗”“康养+体育”等融合模式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创新发展。

项目带动,产业前景广阔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康养产业发展的总体部署,晋城市频出“实招”,通过项目带动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

经过多年精心打造,以王莽岭为代表的康养景区,以蟒河为代表的康养小镇,以洞头村为代表的康养特色村,以丹河新城为代表的康养项目初具规模,奠定了康养产业集群发展的良好基础。尤其是“百村百院”工程,更为山西康养产业发展探索了晋城经验。

目前,晋城正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促进大健康、大文旅、大康养深度融合。计划投资890亿元实施135个项目,今年完成投资210亿元,包括十大文旅康养项目、八大公共服务设施、五所新建医院、十个城市公园、六条生态廊道和200个老旧小区更新改造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不久召开的2021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为加快建设文旅康养,晋城市积极“觅良缘”,重点对锡崖沟水镇康养项目、大析城山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沁水温泉水镇项目等五个优质文旅康养项目进行了推介招商。其中,大析城山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总投资15.2亿元,目前完成投资2.8亿元,拟招商引资10亿元。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接待游客450万人次、年综合收入可达4.2亿元。

省文旅厅副厅长陈少卿说:“‘康养旅游’作为集健康、养生、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旅游业态,发展为特色产业,对于山西文化和旅游业创新发展意义重大。因此,我省各地应大胆探索,努力实践,立足当地生态优势和资源禀赋,发展康养产业,开发康养产品,为游客提供养心、养生、养身的优质特色服务。”

我们相信,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重视,“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已按下“快进键”。作为把旅游业和“大健康”产业结合的“康养旅游”,一定会成为晋城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本报首席记者栗美霞

(责编:李琳、刘洋)

相关资讯

对话众为资本合伙人徐薇:为何投资一定要从产业中来,到产业中去?

6月20日,众为资本宣布募资超10亿人民币基金,出资方包含国家级母基金、顶级机构投资人、家族办公室以及分众传媒、金达威集团等众多产业出资人,本支基金将延续“科技产业”投资策略,沿着产业科技投资脉络,深耕数字经济、硬科技、消费及出海赛道,聚焦投资科技驱动的成长期优秀公司。

启迪隋建锋:早期投资越来越“卷”,机构竞争更靠产业温度

不过,当前科技领域也出现早期投资扎堆、过早推高估值、投资人踩进投资“坑”的情况,可见做好“投早投小投科技”并不容易。这样的例子令我们非常吃惊,因为以前产业资本很少投到这么早期,这也让我们切实感受到整个市场和资本都在往前走。

总投资346亿元!25个产业链招商项目集中签约落地

昨日上午,全市重点产业链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区市政府(管委)主要负责人、签约企业代表齐聚线上线下,共同探讨烟台招商引资发展之路。香港科盈泰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佳枫也表达了对烟台营商环境的肯定。

凯联资本:看好“人车交互功能线”方面的产业投资机会

对此,凯联资本8月17日发表观点表示,由外资厂商和内资厂商共同服务的汽车智能化产业链,有望形成类似于以往消费电子产业的供应商格局。凯联资本产业研究院院长由天宇称,汽车智能化相关产业链的高成长性,主要是由低渗透率提升叠加造车新势力带来的“智能化竞赛”所共同驱动。

「推动信用卡业务可持续发展 助力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栏目集合页

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如何进一步推动消费升级,释放国内消费潜力,将是十四五期间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础,在其中,以信用卡为代表的消费金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炫”出南宁工业力量“网友看南宁”活动聚焦南宁重点工业产业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黎南茜杜佳徽游智超见习记者盘瑶实习生唐雨)8月18日,由中共南宁市委网信办主办,南宁市互联网舆情中心、广西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承办的2022年“网友看南宁”系列——“聚集南宁重点产业发展”主题活动举行。

过去五年,南宁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漂亮“答卷”→

过去五年,南宁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一直奔跑在创新路上,用“新”实现高质量发展。让适宜的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中开花结果,南宁努力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过去五年,南宁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漂亮“答卷”。

农生文调研我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情况

农生文还详细了解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情况,强调要积极做好我市轨道交通相关规划和项目策划等工作,争取国家和自治区更多支持,不断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覆盖面和服务品质,更好满足市民高质量出行需求。农生文强调,要高效推进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科学调度、优化工期,推动规划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投入运营。

上海临港新片区:聚焦高水平开放 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新华社上海8月20日电(记者杨有宗)记者20日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成立满3年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在加快建设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和现代化新城。推动临港新片区在新起点迈出新步伐,上海市政府制定了《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的若干政策措施》。

临港新片区推进前沿产业方面进展如何?上海:已初步体现了产业发展增长极作用

在制造业方面,增长极功能显著增强,其中智能新能源汽车成为新片区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张宏韬说,“面向未来,临港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上海将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前沿产业集聚区、打造新兴产业改革发展的创新试验区、打造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示范样板区三个方面重点支持。”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妈妈知道驾校宝典学习网潜水运动自贡新闻头条网古驰奢侈品主播培训网今日宣城斯特拉斯堡旅游网会展活动网保山今日新闻网美利达自行车夏令营资讯官网元阳梯田游玩攻略个税计算器官网橘子品种科普网今日马鞍山
今日晋城新闻网-晋城市历史悠久,两万年前便留下高都、塔水河、下川等人类遗址。东晋置郡,北魏置州,清置府,是一座千年古城。是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禹凿石门、商汤筹雨等神话发源地,诞生了刘羲叟、李俊民、张慎言、王国光、陈廷敬等名人。现有国家重点文保单位包括冶底岱庙、青莲寺、开化寺、程颢书院、柳氏民居、湘峪古堡、天官王府、皇城相府、长平之战遗址、羊头山石窟、中华名山析城山、太行至尊王莽岭等众多名胜古迹和自然遗产。晋城市是国际花园城市、中国花鸦动画之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黄河流域魅力城市。
今日晋城 88226.cn©2022-2028版权所有